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执行公开>发展规划

万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访问量:

关联稿件:

中共万载县委  万载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万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万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万载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万载县

                                万载县人民政府

                                    2021年4月20日

    录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7

第一章  发展基础 8

第二章  发展环境 16

第三章  总体要求 18

第四章  发展定位 18

第五章  发展目标 20

第二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23

第一章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3

        第一节  做精做优做稳烟花爆竹产业 23

        第二节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步伐 27

        第三节  推动多类型工业产业发展 28

第二章  大力实施数字经济 30

        第一节  培育壮大数字产业 30

        第二节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31

第三章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32

        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32

        第二节  稳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33

第四章  聚焦聚力工业园区建设 36

第一节  突出培育主导产业 36

第二节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37

第三节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38

第四节  大力支持创新创业 38

第三篇  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40

第一章  实施扩大内需行动 40

第一节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41

        第二节  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41

    第二章  寻求内陆全方位开放突破 42

第一节  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42

第二节  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 44

第三节  加快推进开放制度建设 44

    第三章  强化现代化基础设施 45

第一节  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45

第二节  完善能源设施建设 46

第三节  加快现代水利设施建设 48

第四节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49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1

第四篇  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53

    第一章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53

    第二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55

第五篇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56

    第一章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57

第一节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57

第二节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58

    第二章  激发主体创新活力 58

第一节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58

第二节  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59

第三节  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60

    第三章  提升农业农村科技支撑能力 60

第一节  实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升级行动 61

第二节  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61

    第四章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62

第一节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2

第二节  强化金融支撑 62

第六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4

    第一章  推动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64

第一节  做大“两核” 64

第二节  强化“两廊”驱动 65

第三节  推动“四区”特色发展 65

    第二章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66

第一节  推动宜居城市建设 66

第二节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68

第三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69

第七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69

    第一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69

第一节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70

第二节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70

    第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71

第一节  大力保障粮食生产 71

第二节  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71

第三节  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 72

第四节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3

    第三章  建设现代乡村 75

第一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75

第二节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76

第三节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78

第四节  培育良好乡风文明 78

    第四章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80

第八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章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81

第一节  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 82

第二节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84

第三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85

    第二章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第一节  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87

第二节  压实环境治理各方主体责任 87

    第三章  畅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通道 88

    第四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 89

第九篇  加快建设文化强县 90

    第一章  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保护 91

    第二章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92

    第三章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92

第十篇  大力改善民生福祉 95

    第一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96

第一节  引导生育水平提升 96

第二节  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 96

第三节  推动养老事业及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97

    第二章  提升就业质量及收入水平 98

第一节  推动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99

第二节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99

    第三章  全面推进健康万载建设 101

第一节  加强公共卫生防护救治体系建设 101

第二节  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03

第三节  加快形成大健康发展格局 104

    第四章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105

第一节  推进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 105

第二节  加强现代职业教育 106

第三节  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107

第四节  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108

    第五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09

第一节  落实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工作 109

第二节  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 110

第三节  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110

第四节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长效机制 111

第五节  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111

第六节  保障特殊人群基本权益

第十一篇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13

    第一章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万载 113

第一节  加强地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113

第二节  维护经济安全 114

第三节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114

第四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115

    第二章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118

第一节  提高治理的社会化 118

第二节  提升治理的法治化

第三节  提升治理的数字化

    第三章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第一节  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 119

第二节  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120

第三节  持续推进“五型”政府建设 120

第十二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120

    第一章  全面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121

    第二章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22

    第三章确保“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23

万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万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根据《中共万载县委关于制定万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重点对“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并展望二〇三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县委、县政府战略意图,是全县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展望“十四五”,是我县巩固脱贫成效夯实小康基础,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江西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战略落地见效,提升我县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位势,跨越关口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关键期。我们要站在“两个大局”战略高度,紧紧扭住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着力厚植优势,抓住巩固优势的着力点、发挥优势的突破点、培育优势的关键点,推动我县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汇聚成发展强势;着力补齐短板,聚焦人才、创新、教育等精准发力,挖掘后劲潜力,以补求进、补中赶超,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力量。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担当实干,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打造“生态万载、开放万载、实力万载、魅力万载、幸福万载”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持续推进“四大战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开展“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即将如期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县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10.23亿元增至2020年210亿元,年均增长13.8%;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12.9:56.9:30.2调整为2020年的9.7:46.1:44.2。财政总收入由2015年的23.2亿元增至2020年28.63亿元,年均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的33.2亿元增至2020年的65.5亿元,年均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2258元增至2020年的32700元,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9268元增至2020年的14300元,年均增长9.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是现代农业提档增收。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建成高标准农田17.77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30万吨以上。农业特色进一步显现,有机农业科技园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有机富硒农产品基地11.8万亩,成功申报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获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评为全国优秀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稳步推进。二是新型工业提质增强。“两新”产业逐步壮大,“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项目23个、产值67亿元,新能源新材料项目18个,产值50亿元。工业园区荣获“省级生态工业园试点园区”等称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被授予“中国·万载锂电新材料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花炮产业提质发展,企业规模由443家减少到170家,总产值保持在年均150亿元水平;组合烟花内筒装药自动化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设备取得科技、安全认证,爆竹湿法自动化装药设施设备取得科技认证;上下游产业主营业务年收入不断攀升;“万载花炮”地理商标评为省著名商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186个,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2%。三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文旅融合加快发展,恒晖艺术农业景区、万载古城评为国家4A景区,我县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江西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等称号;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入选国家“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养老与社区服务业有特色,形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多功能护理型养老等较为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物流货运产业高速发展,金融业活力不断增强。

(三)投资、消费拉动作用进一步释放。一是项目建设支撑有力。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水平。“十三五”期间,共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61个,总投资52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0个,通过省级认定的“5020”项目2个。工业园区扩区调区获得省政府批复,面积由1.07平方公里调整到6.96平方公里,获批“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工业园区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建成标准厂房78万平方米。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区核心园项目、万载古城保护开发项目、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项目;万载工业园区提升工程列入省发改委PPP项目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稳步推进老旧小区建设,县城建成区增加1.7平方公里。康乐大道南延伸段、环湖南路东延伸段等道路建成通车,G220绕城公路、宜万快速通道、G320工业园段提升改造,南部新城“一纵两横”路网正在推进。二是消费活跃度进一步提高。随着“互联网+”等多种消费形式的发展,我县消费进一步活跃,市场主体适应多元化消费需求,加快实体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提高夜间消费活跃度,释放消费需求,发展无接触配送、直播零售、网红经济等新型消费,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对外出口贸易保持稳定,出口总额由2015年的2.7亿美元降至2020年的2.48亿美元,基本维持了期初水平。

(四)新旧动能实现加快转换。一是创新驱动转换。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成功申报省级“双千计划”项目3个,成功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开发省重点新产品42个。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R&D)经费占全县GDP比重1.39%,比2015年占比0.22%有大幅提升。药品装盒机、无氯酸盐引火线、花炮一体机等实现规模化生产,科技转化率进一步提高。二是改革推动转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商事登记制度、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制度等改革基本完成。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启动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投资审批模式,办事效率较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株潭镇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连续两届获评十佳营商环境县。三是开放带动转换。招商力度不断加大,围绕高端制造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把“珠三角”“长三角”作为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高大上实”企业落户我县。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宜万经济走廊建设扎实推进,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城乡统筹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一是统筹县域规划,搭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构架。编制完成了《城区专项排水规划》和《万载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完善17个乡镇(街道)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实现乡镇总规和重要区域控规全覆盖。推进了株潭镇、三兴镇等中心城镇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38%提高到2020年的45%左右,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三兴镇成为全县首个、全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二是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县城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及县域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县乡干线公路、乡村道路升级改造得到加强,区域“断头路”不断减少,通组道路工程加快实施;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向乡镇延伸,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秀美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获评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五年来,完成878个新村点“七改三网”建设,拆除“三房”5.11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厕197座,农户改厕89630户,创建美丽宜居示范线1条、美丽宜居乡镇2个、美丽宜居村庄20个。四是体制机制保障更加健全。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补齐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短板,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7.2%,PM2.5年均值25微克/立方米,列全市第一方阵。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5.91%,超额完成19.5%的目标任务。境内5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Ⅲ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100%,湿地保护率达到74%以上,有12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4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98%,单位GDP能耗由2015年的0.45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20年的0.375吨标准煤/万元。

(七)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十三五”省、市定36个贫困村(含30个深度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9637户2912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39户2695名城镇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解困。“十三五”期间,坚持目标标准,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5.54万人次,发放各类教育补助资金3640万元;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全覆盖;累计实施住房提升工程4745户、贫困户危房改造3861户。坚持精准施策,建成产业扶贫项目330个,累计投入资金1.03亿元,为贫困人口发放奖补资金1491.2万元,办理扶贫小额信贷3790户2.63亿元;开发各类扶贫专岗和公益性岗位1978个,60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528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1271户4709人,其中集中安置1153户4233人,分散安置118户476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共有102家企业与116个村进行结对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帮扶贫困人口超4万人次。

(八)民生福祉得到大幅改善。一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1.28%,入园率89.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学生巩固率100%;初中学生入学率100%,年度巩固率98.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以上。教师和学生使用电教装备、中小学生均藏书量、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均达到了省定配备标准。二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县图书馆被评为全国公共一级图书馆,完成1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和66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维修工程建设完成,实施万载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实施“文化+”工程,挖掘花炮制作技艺、夏布织造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农村文化万千百十”工程顺利推进。三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县中医院综合门诊大楼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西院实现整体搬迁,民资办医能力不断提高,诚济医院等民办医院建成投入运营;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实现城镇和乡村全覆盖,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14万人,缴费人数14.58万人,征缴保险费12.27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4万人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4.47万人以上。五是创业就业成效明显。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花炮技能大师工作室、根雕大师工作室认定市级大师工作室。城镇就业率达96.92%,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9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完成全年任务的101.09%,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九)民主法治稳步推进。“法治万载”建设有新进展,全面完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切实加大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力度,切实保障严格公正司法,广泛加强法制教育,落实好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自治制度。“平安万载”建设有新成绩,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综治民调工作进入全省、全市前列。军民融合协调发展。连续三届获“全国双拥模范县”、连续九届获“全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政务信息公开有新突破,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已完成,县乡两级联动的网上政务便民服务体系全面实现。

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伟力,必须始终不渝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省委提出的“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思路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符合党中央精神,切合江西实际,顺应人民期盼,必须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县委大力实施“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持续推进“四大战役”符合万载实际,展示了万载人民忠诚执着、奋发有为、勤劳智慧的优良品质和时代风貌。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凝心聚力抓发展,团结奋进破难题,敢想敢干闯新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1.万载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单位

2015年

2020年

累计或年均

增长(%)

属性

完成情况

目标值

预期值

目标值

预期值

地区生产

总值

亿元

110.23

206

210

13.3

13.8

预期性

财政收入

亿元

23.2

37.4

28.63

10

4.2

预期性

三产比重

%

12.9:56.9:30.2

9:54:37

9.7:46.1:44.2

-

-

预期性

财政收入

GDP比重

%

20

18.2

13.63

-

-

预期性

500万元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17.7

194

增长7.2%

10.4

12.34

预期性

全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亿元

33.2

54.3

65.5

10.3

14.6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22400

33682

32700

8.5

8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9400

14278

14300

8.7

9.1

预期性

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

%

38

60

45

-

1.4

预期性

户籍人口

城镇化率

%

18.5

40

-

约束性

利用境外

资金

万美元

5400

8000

6800

8.2

4.7

预期性

外贸出口

亿美元

2.7

3.37

2.48

4.5

预期性

金融机构

存款余额

亿元

120.1

215

283.46

12.4

18.74

预期性

金融机构

贷款余额

亿元

67.9

134

218.01

14.7

26.28

预期性

单位GDP

能耗

吨标煤/万元

0.452

0.375

17

约束性

第二章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条件下,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擘画发展蓝图,提出“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必将为全省各地竞相发展带来宝贵机遇、注入强大动力。随着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形成,我县作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有机富硒的特色农业在内循环中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已经从“酝酿期”步入“蜜月期”,正在由“愿景图”变为“施工图”;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推进,为我县加快融入赣湘鄂区域开放合作,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找到了时间窗口。随着撤县设区工作的推进和宜万经济走廊的实施,我县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国家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县域城镇化等领域政策支持力度,为我县抢抓新一轮城市化机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带来良机;高铁和互联网通讯的迅猛发展,为我县吸引更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承接东部中心城市外溢效应提供条件;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加快兴起,为我县打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实现“换道超车”“换车超车”提供了难得机遇。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叠加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给我县经济平稳增长带来影响和冲击。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以都市圈、城市群为牵引的经济“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和人口加剧向中心城市及相关城市群集聚,对我县集聚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制约。同时,经济总量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烟花爆竹产业升级改造压力大,新兴产业零碎、规模化企业数量少,对我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总之,“十四五”期间,我县既面临着影响深远、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矛盾交织、困难叠加的严峻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保持战略定力,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第三章  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烟花爆竹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竞争优势,以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有机富硒农业彰显万载特色品牌,以对接宜万同城和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战略释放发展潜力,以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章  发展定位

主动对接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战略,坚持贯彻落实“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十四五”期间,努力将我县打造为赣西中心城市发展加速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先行区和安全环保发展示范区。

赣西中心城市发展加速区:构建以新型烟花爆竹为竞争优势,以新能源、安全环保和电子信息为主导,多类型工业产业为补充的“1+3+N”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资源聚集优势,逐步形成满足梯次化市场需求的产业融合、融通发展工业生态,努力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宜春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引擎。

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充分利用我县生态优势,立足有机富硒的资源优势,推进产业体系绿色升级,重点发展优质富硒水稻、油茶、百合、有机富硒和生态休闲农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安全环保、电子信息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产业,打造中部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万载样板。

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先行区:抓住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机遇,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市场体系,提升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水平,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与周边市县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在湘赣边区域合作中勇争先。

安全环保发展示范区:坚持发展与维护安全相结合,以烟花爆竹产业为基础,充分发挥我县在长期抓安全生产和环保转型中的经验,大力发展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安全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安全技能、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等,变安全生产和环保压力为动力,系统重构烟花爆竹全产业链,打造绿色安全、现代高端的生产体系,以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工作的全面提升,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质量发展

第五章  发展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县将与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我县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迈上新台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教育、人才、体育、健康事业取得新进展,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万载目标基本实现;形成高水平双向开放新格局,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统一,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进位赶超。“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增强竞争力,力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经济总量在全市位次前移。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取得实质性成效,烟花爆竹产业在环保、安全、品牌等方面更具国际竞争优势;新能源、安全环保和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的支撑不断加强,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现代农业体系不断完善,有机富硒农业品牌效应突显;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发展动力活力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取得明显成效。加快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营商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健康万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就业更充分,教育、体育、养老事业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数等指标有明显提高,增长率位于全市前列。

——生态环境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市前列,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五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络全面构建,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彰显。

2.万载县“十四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别

   

单位

2020年

2025年

目标

年均或累计增长(%)

属性

综合质效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10

301.5

7.5

预期性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

-

-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3.8

-

7.5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7.2

-

8.5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65.5

103.1

10

预期性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斤

6.4

6.4

0

约束性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标准煤

2

3.5

-

约束性

创新驱动

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39

2.2

-

预期性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

-

-

预期性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

预期性

协调发展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

2.3

2

0.3

预期性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5

52

1.4

预期性

改革开放

进出口总额

亿元

17.61

20.41

3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6800

9100

6

预期性

绿色生态

万元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

平方米

-

-

-

约束性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

3.5

完成市

下达指标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完成市

下达指标

约束性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97.2

90以上

-

约束性

Ⅲ类及以上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

100

100

0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

67.68

67.78

0.1

约束性

民生福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700

45013

6.6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300

20056

7.0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

-

约束性

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

2.7

2.9

-

预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8.14

34.9

4.4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

-

-

-

-

预期性

人均预期寿命

-

-

-

预期性

公众安全感

%

98.32

98.5

-

预期性

备注:1.2020年基期值均为预期数;

      2.约束性指标具体数值按国家下达任务执行。

第二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以工业转型升级为首要战略,以工业生态建设为价值增长导向,以配套优化为重要支撑,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产业载体和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新型烟花爆竹为竞争优势,以新能源、安全环保和电子信息为主导,多类型工业产业为补充的“1+3+N”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资源聚集优势,逐步形成满足梯次化市场需求的产业融合、融通发展工业生态。

第一章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做精做优做稳烟花爆竹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安全环保、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多类型传统工业企业,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提高制造业比重,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步伐。

第一节  做精做优做稳烟花爆竹产业

完善烟花爆竹产能布局。按照统筹安排、相对集中、集约发展,扩大开放、历史传承的原则,优化全县烟花爆竹产业空间布局。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推动烟花爆竹产业结构调整,综合施策淘汰落后产能,科学完善烟花爆竹产能布局,依托烟花爆竹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形成产业区域聚集。推进规模企业或集团公司向主产乡镇发展,引导劳动密集型的小产品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乡镇转移。彻底消除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和低质滥价现象,大力推行烟花爆竹专业化生产,实施“一厂一品”、精品生产改造,制订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调整品种结构,确定专业化生产品种。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技术、机构、人员融入万载烟花爆竹产业发展。

提升烟花爆竹生产智能化水平。推动烟花爆竹企业开展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升级改造,逐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安全环保技术等与传统烟花爆竹生产过程的融合应用,完成全国烟花爆竹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在保护和尊重传统工艺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基础上,加快对直接涉药生产工序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支持各种烟花爆竹机械企业制定企业标准,淘汰落后生产机械及其工艺。加大对安全可靠、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烟花爆竹机械设备的研究推广应用,强化烟花爆竹机械质量监督检验和涉药机械常态化安全认证工作。

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加强新型烟花爆竹技术开发,持续推进烟花爆竹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产品高端化延伸。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设立县烟花爆竹产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各种技术创新和发明。加强对新型环保原辅材料的研发与推广应用,2025年达到90%。

完善安全环保监管体系。建立较为完整、稳定的安全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制定万载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许可换证整改标准工作指南,依法依规实行以安全环保生产条件标准为基础的生产企业准入机制。完善安全环保行政执法体系,实施安全环保生产负面清单制度,清理行政执法依据、流程和标准,完善违法行为惩诫机制。

专栏1 烟花爆竹产业的重点工程

(一)烟花爆竹产业发展环境工程

服务好进入第五轮国标行政许可的花炮企业,要在土地征用、林地报批、施工环境上营造宽松的环境;发挥花炮商会作用,实现商会与政府互相补充,共同扶持花炮企业发展;全力以赴拓展市场,以订货会、产品推介会、线上销售等各种形式推销花炮产品。加大企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扶持,统筹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解决企业用地和环保问题,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二)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建设烟花爆竹产业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参与军民融合项目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培训、资质办理、军地需求对接等服务。启动全国工业(烟花爆竹)旅游示范点建设,利用退出的厂房、车间建设一批工业历史人文景点,延伸产业生态系统和价值链条。

(三)“两化”融合工程

加速产业机械自动化和信息智能化升级,全面完成国家级5家鞭炮机械化生产示范企业、30条全自动组合烟花生产线和全国烟花爆竹产业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有序推进“烟花爆竹智能制造2025行动”,重点研发烟花爆竹、引火线和黑火药制造生产作业中涉药操作工序的机械生产作业,达到人机分离,防患安全事故;将已有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改良,实现远距离指令进出药物、清扫余硝、检修电路设备;增设危险工序作业机械的风险识别和报警功能。

(四)“789”专业化改造工程

实现70%以上的生产企业完成专业化生产改造,专业化分工生产的品种占总品种80%以上,专业化品种产值占产品总产值90%以上。

(五)烟花爆竹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建立万载花炮产业集群人才信息平台。大力挖掘本土人才,开展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对特殊或关键岗位上的技术人才,分批输送到高等院校定向培养;引进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公共高端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来万载创业就业。筹办应急管理学院,培养烟花爆竹行业所需的高、中级管理人才。

(六)烟花爆竹品牌培育工程

实施“双百品牌培育”项目,在全县培育100个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出口产品品牌、100个内销产品品牌。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及传承基地建设工程

启动烟花爆竹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工作,争取2025年前中国烟花爆竹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实施“百师千徒”项目,加大烟花爆竹行业高精尖人才培育,在现有国家级、省级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础上,遴选本县烟花爆竹行业高精尖技术人才,授予县烟花爆竹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人荣誉称号,以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全县培养烟花爆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快花炮文化产业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烟花爆竹)研究及传承基地项目建设,为中国烟花爆竹非物质文化技艺的传承提供保障。

(八)烟花爆竹国际化推广工程

提质升级办好中国·万载国际花炮文化节,融入更多的烟花爆竹历史文明和现代世界各国文化元素,把两年一次的中国·万载国际花炮文化节办成烟花爆竹行业的“广交会”。着力海外业务推广、产品研发和创意设计,在万载建设以国际烟花爆竹会议中心为地标,以各国驻华烟花爆竹贸易公司总部为商务区域的国际烟花爆竹总部CBD区。

第二节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步伐

聚焦新能源、安全环保、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以企业大集群推动产业再升级。

新能源产业。加大对锂电新材料的开发力度,加强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建设,积极引进锂电新能源关联企业,促进锂电新能源企业聚集,延伸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依托国有能源企业加快推进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带动下游储能、氢能产业链头部企业招引落地,延伸清洁能源产业链,实现清洁能源的多样化,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碳中和能源绿色循环产业基地。

安全环保产业。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快做优做强安全环保产业。强化消防器材、监测预警、安全防护等安全专用技术、产品、服务的产业化和应用推广。完善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延伸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集聚合成、多项目承载联动的新兴产业。对现有化工中间体企业进行改造,逐步形成细分领域产业优势。

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进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入驻,加速形成产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各产业集聚区完善产业链条。

第三节  推动多类型工业产业发展

橡胶制品制造业。以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品牌打造为引领,推动橡胶制品制造业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开展产业链互补合作,发展多样化产品路线,提升产业竞争力。

新型建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着力改良传统建材工艺,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实现生产过程节能降耗和环保提升,重点关注商品混凝土、水泥粉磨、塑管、铝型材、竹木板材、金属制品加工、装配式建筑材料等传统建材产品的技术改进,支持建材产业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有机富硒食品加工业。以有机种养殖示范基地出产的有机农产品为基础,做大蔬菜、百合、大米、扎粉、南酸枣糕等有机产品的深加工,推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依托富硒资源优势,支持恒晖大农业、源禾农业、千年食品、九润食品、金世本香等企业参与富硒食品开发,加快富硒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

医药健康产业。不断壮大生物医药业,医疗制造业企业力争达50家,药材种植达10万亩,医药仓储物流标准厂房建成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仓储物流企业达200家。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建成全国特产药材主产区。大力发展保生保健服务,开发休闲养生、生态养生、宗教静养、素食餐饮等特色养生产品。

专栏2 主导产业及其他产业重大事项

(一)锂电新能源基地建设

力争全县锂电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

(二)安全环保产业园建设

以花炮产业安全生产相关产品和技术为突破口,引进、发展一批消防器材、监测预警、安全防护等设备生产企业,打造有万载特色的安全生产环保产业基地,力争安全环保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

(三)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

继续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如各类电子元器件、探测器、触控模块模组等,力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

(四)有机富硒产业基地建设

开发有机富硒蔬菜及其制品、有机富硒大米、有机富硒扎粉、有机富硒蔬果糕、有机富硒饮品等有机富硒食品加工,力争全县有机富硒食品加工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

第二章  大力实施数字经济

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第一节  培育壮大数字产业

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发展机遇,建立政府间、企业间、政企间互动的数据采集形成机制,推动数字化知识和信息向生产要素转化,实施大数据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全方位推动数字应用。依托烟花爆竹、有机富硒等优势产业基础,推动5G应用示范,助力工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和引进落地数字行业龙头企业,引领相关产业发展。

第二节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数字田园、农业工厂,推进农产品电子化交易,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和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支持传统工厂开展数字化改造,促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推动全县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着力培育服务型制造业、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和商业模式。

专栏3 数字经济重大项目

(一)数字产业培育工程

1.数字立方项目建设

全速推进数字立方项目建设,提高信息化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的研发能力,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2.移动物联网产业培育工程

在烟花爆竹、有机富硒领域打造应用品牌,将我县打造成为全省5G应用示范城市,力争全县移动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亿元。

(二)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

1.农业数字化转型工程

打造3个农业数字化示范项目。

2.工业数字化转型工程

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建设一批升级版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平台。打造5家左右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制造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

第三章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适应经济新常态,顺应经济升级大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服务业整体实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

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探索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企业深度融合发展。

电子商务。充分利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支持大型骨干企业以供应链协同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引导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拓展国内外市场。

现代物流。进一步完善物流网络,增强物流服务功能和市场竞争力。培育现代物流市场,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加快发展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物流业”,逐步建成赣西现代物流基地和全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

金融服务。引进银行、证券、保险、期货、金融租赁和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不断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股权投资、融资租赁、信托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业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民生和“三农”金融服务。

科技服务。加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顺应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趋势,大力培育研发服务、科技交流及推广服务、科技专业咨询服务等科技服务业,围绕烟花爆竹、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的创意设计环节需求,引入国际国内知名创意设计公司入驻或设立分支机构,重点发展工业产品设计、工业流程设计、工业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等行业领域。

商务服务。高商务服务水平,充分把握区域融合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重点发展法律、会计、广告等专业服务业,推进公共关系、市场调查和包装策划等领域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第二节  稳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贴近服务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促进和带动其他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发展。

商贸服务。结合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提升发展零售商业,高品质打造特色现代商贸街区。优化城市流通网络,畅通农村商贸渠道,加强现代批发零售服务体系建设,稳步发展商贸流通业。推动各类批发市场等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壮大提升“老字号”,加快引进知名商贸集团,大力发展节庆经济和夜间经济,推进本地重点商贸集团销售额稳步增长。

全域旅游。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化”理念,提升我县整体旅游环境,重点依托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构建旅游景区新体系。以“古城宗祠+非遗文化”文化为核心推进古色旅游,以湘鄂赣苏区红色名村为重点打造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以“生态+大健康”为内容打造生态田园绿色旅游,将富硒养生的理念与自然生态的资源进行有机融合,打造生态版“硒游记”。打造“江西旅游避暑目的地”,积极争取“中国天然氧吧”旅游品牌。逐步形成具有深度文化内涵、高度体验度和知名品牌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

大健康服务。推动大健康产业优化升级,聚焦中医药、医疗服务、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养生养老、健康管理等领域,鼓励发展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健康美容等非医疗性健康管理服务,争取养老服务业改革试点,发展智慧养老、个性化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

社区服务。加大社区服务建设力度,加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发展社区物业管理、便利店、菜市场(菜店)、养老托幼、家庭服务、物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培育新型社区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

专栏4 现代服务业发展导向

(一)现代物流

推进江西(万载)冷链物流园建设,投资10亿元,初步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全县社会物流总额达到400亿元,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降至12%以内。

(二)全域旅游

推进仙源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万载罗霄山国家森林步道万载段、大九龙国际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天马山(竹山洞)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建设;推进古城AAAAA级景区、竹山洞休闲度假基地、罗城休闲运动小镇、白水百合山谷小镇、白良主题乐园小镇、株潭山水乡愁小镇、高村客家风情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建设沿湘赣边界连接黄茅、白水、赤兴、仙源、茭湖、高村、罗城等乡镇的绿色旅游公路,形成绿色生态旅游长廊,把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古色景点、彩色文化连成一片,利用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赣西生态旅游观光通道。新增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15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亿元。

(三)健康养老

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特色机构和社区;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社会资本联合建立养生保健机构,发展个性化健康服务、中医特色医疗服务和养生保健产业。充分依托有机富硒等生态优势,打造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第四章  聚焦聚力工业园区建设

紧扣县委“融入宜春、聚力园区、双城联动、特色彰显、宜业宜居”工作思路,坚持强攻工业,聚力园区发展不动摇,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坚持扶优扶强导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突出培育主导产业

围绕构建“1+3+N”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体系,突出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安全环保主导产业,推动烟花爆竹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动产业集聚集群。一是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方向,以现有的南氏锂电、睿锋环保等企业为基础,围绕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系统集成等产业链环节,着力招引国内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完整产业链,全力打造万载锂电“新高地”,与宜春打造“锂都”战略同频共振。以招引行业头部企业和南极光、华尔升电子、声佳电子、昌圣科技等现有企业为依托,以打造智能终端和显示模组产业基地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标准厂房资源,积极招引国内电子信息头部企业来万建厂,着力打造电子产业基地。二是扶大扶强现有企业。坚持“分类指导、分企施策”原则,建立企业、县领导、责任部门联动机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对拟上市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对高成长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支持南氏锂电、睿锋环保上市,力争两家上市后产值突破200亿元。三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用好用活“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这块金字招牌,探索推进应急环保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安全环保发展示范区”。力争在2025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1亿元,年均增长率8.5%,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税收年均增长率7%,税收总额12亿元以上。

第二节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根据“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园区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对工业园区管委会实行独立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园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拓宽园区人才流通及上升渠道。聚集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按照“应赋尽赋”的原则,赋予园区最多的独立审批权限。推进工业园区内审批扁平化、标准化、便利化,实现“园内事园内办”。简化资金拨付程序,提高优惠政策兑现效率,打造“诚信园区、诚信万载”。强化园区审批与部门监管的有效衔接,确保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监管不缺位。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电、气、路、热等配套要素保障,加快创业大道、工业大道、两桥三路、污水管网、电力设施、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探索建立智慧办公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园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三节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实行“拿地就开工”的建设机制,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服务。继续落实县领导挂点帮扶机制,建立企业诉求“一把手”负责制,推行企业特派员制度,常态化推进政企圆桌会议制度。严格落实《万载县优化营商环境“十不准”》规定,优化推行安商“红黄榜”制度。探索建立营商环境整体评价机制,让社会大众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监督评价,倒逼行政审批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兴业环境。筹划政府产业发展基金,用足财政、金融等政策,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加快落实标准地要求,明确准入范围、能耗、环境、建设、亩均税收、亩均投入等指标。分类制定低效用地盘活措施,全面提升园区土地、资金利用水平。

第四节  大力支持创新创业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安全环保等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增加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载体平台重要支撑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孵化培育,构筑高端产业链、高质价值链、高效服务链协同共生体系。坚持平台建设与人才培育相结合,强化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平台的引才聚才用才作用,积极培育和引进急需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深化校企联合育人,鼓励企业与宜春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万载技校、万载职中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持建立人才产学研实训基地和公共研发平台,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有效衔接,推进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融合度。建好人才公寓和工业园人才服务中心,为创新创业人才安家落户、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提供全方位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行政管理制度规则,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支持,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做好配套服务。力争在2025年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上市企业1家。

专栏5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继续推进产城融合区两桥三路工程项目,“两桥”即百合大道跨锦江桥、丁田桥拓宽,“三路”即北环路、规划二路、百合大道延伸段。

(二)规划新建万载工业园区配套建设项目,即结合工业园标准厂房配套建设宿舍、食堂、会议办公楼和地下停车场等。

(三)规划新建市政管网建设项目,即沿工业园锦江大桥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新建市政雨污水管网。

(四)规划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南侧建设一座日处理规模为4.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根据企业入驻情况分期建设。

第三篇  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充分激发消费潜力、优化消费市场环境,积极扩大内需。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在内陆全方位开放上求突破,形成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强化升级,前瞻性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为构建经济双循环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支撑。

第一章  实施扩大内需行动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主动融入共建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展现更大作为。

第一节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扩大内需、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紧盯国家和省市投资方向,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拓宽投资领域,盘活社会资本,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不断提升投资服务水平,做好投资项目融资对接服务,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投资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和监管。

第二节  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新趋势,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智能和信息消费,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促进智能家居、科技数码等产品市场发展。提升服务消费品质,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推进专业市场发展,加大引进和培育大型商贸集团,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向“商品+服务”创新转型,丰富健身美容、儿童游乐、健康美食等体验式业态,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优化消费市场环境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鼓励个性化定制消费、体验式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持续完善消费便民设施,强化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第二章  寻求内陆全方位开放突破

以全省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契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第一节  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牢抓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有机富硒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推动烟花爆竹产业走向世界。引进“长三角”先进的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改革开放成果,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市场体系。主动参与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加强周边市县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推进湘赣边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力推进宜万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提升宜万同城水平。

专栏6 区域合作项目

(一)湘赣边区域红色旅游合作项目

以袁州会议旧址和万载湘鄂赣省委、湘鄂赣苏维埃政府旧址为重点,联动上高县抗日会战遗址和铜鼓秋收起义纪念馆,共同打造“修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平江起义旧址—浏阳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万载湘鄂赣苏维埃旧址—上栗斑竹山起义旧址—醴陵李立三故居—攸县漕泊东冲兵工厂—安仁苏维埃政府旧址—安仁轿顶屋—茶陵湖口挽澜遗址—井冈山革命遗址”“平江中共平江县委旧址—修水湘鄂赣省委旧址—浏阳秋收起义上坪会议旧址—万载湘鄂赣苏维埃旧址—铜鼓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两条红色旅游线路。加强区域间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组合,推动互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广泛合作,共同建设湘赣边区域旅游网,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推行湘赣边区域“初心源”文旅一卡通,共同推进“智慧赣湘鄂旅游”工程。

(二)湘赣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

积极参与谋划咸修吉高铁的前期工作,打通宜万经济走廊南北向大通道,使宜万经济走廊成为武汉—赣州连接线上的重要节点。推进双桥镇至湖南浏阳市张坊镇省界公路升级改造,其中包括X692县道新市至双桥段二级公路、X693县道新市至界岭段三级公路改建工程。

(三)湘赣边花炮产业合作园

以株潭镇、黄茅镇、潭埠镇为中心,以国际花炮商贸城作为花炮展示、交易、仓储、物流及延伸性业态于一体的湘赣边产业交易平台,大力发展花炮总部经济,设立花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花炮专业物流园区。培育壮大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烟花鞭炮等产业,建设浏阳-上栗-万载-袁州产业合作经济圈。

第二节  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

围绕烟花爆竹、有机富硒等优势产业,开展资本、资源、资产“三资”招商,“三请三回”、“三企”入万为抓手,聚焦新能源、安全环保、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重点引进能够“拉长补短”产业链的项目,做强全产业链,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专业招商,加强与专业招商机构的合作,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常驻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招商。坚持招大引强,主攻“5020”工业项目。抓好利用外资,促进万商回归,完善招商机制,促进项目转化与产业发展。促进投资贸易升级,加快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

第三节  加快推进开放制度建设

从企业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减少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资格许可认定等。依法严格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放大服务效应,营造综合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

第三章  强化现代化基础设施

持续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强化升级,前瞻性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构建经济双循环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支撑。

第一节  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遵循“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推动咸修吉铁路前期工作,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绿色交通建设。

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加强公路互联互通,建设路网完善、畅通高效、安全可靠、服务优质的公路体系。实现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20%以上,重点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县乡道路改造工程和村道完善工程,实现100%的通油路目标。加强乡道建设,以建制村为节点,乡镇为中心,打通串连乡镇至建制村至自然村便捷路网。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城乡客运网络,推进乡村公交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建县城一级客运站,推进乡镇客运站、简易站、招呼站建设,努力实现零距离换乘,实现“乡镇有站、乡村有亭”。增加公众停车场建设、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停车场有效供给。完善路段、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人行过街设施形式。创新和规范出租车服务方式,适度增加出租车运力,合理布置网约车和共享电动车。加快推进农村客运发展,调整和延伸既有农村客运班线,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

专栏7 交通网络重大项目

(一)公路新建工程

外环公路西北段项目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新建西坑至官元山县道。

(二)公路改建工程

S308县城至株潭镇、S223万载株潭至铁山界拓宽改造工程;S223株潭至后槎段、S222三兴至高村段、宜万高速万载南至竹山洞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G220三兴煤矿至恒晖大农业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加强G320万载至袁州段改线、X508白良至茭湖公路新(改)建工程;在昌栗高速高城至岭东段增设一个互通出口并连接到S308。

第二节  完善能源设施建设

基本实现县城和农村、主网和配网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结构合理、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调度灵活、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技术指标较先进,具有一定智能化的坚强电网。城区、园区配网主要形成多分段单联络供电模式,实现环网接线,开环运行,线路实现100%联络,100%满足“N-1”校验,配变户均容量达到4kVA/户,供电可靠率(RS-3)为99.965%,综合电压合格率99.90%。乡镇配网主要以单辐射和多分段单联络网络接线,部分满足“N-1”校验,线路实现70%联络,70%满足“N-1”校验,配变户均容量达到2kVA/户以上,供电可靠率(RS-3)为99.897%,综合电压合格率99.7%。推进适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运行特点和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智能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形成适应分布式光伏和风力发电发展的建设、运行和消费新体系,在此基础上推进储能建设、探索氢能建设。全面完成省天然气长输管网宜万支线项目建设,完善城市供气管网建设,全面推进气化乡镇工程,实施县域副中心城镇和重点镇天然气普及工作。

专栏8 能源设施重大项目

(一)风力发电

完成34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风电场建设。

(二)光伏发电

建成7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场建设。

(三)电源布点与增容

主网新建110kV东门变、容量2×50MVA,220kV高城变、容量1×180MVA,110kV三兴变、容量1×50MVA,35kV官元山变-高村变线路、改造35kV双口线,35kV慈化变-黄茅变线路、改造35kV赤官线。县城、园区配网新建110kV东门变10kV配套线路,110kV马步变10kV龙湖开闭所,110kV鹅峰变10kV新材料产业园I、II线,110kV马步变10kV迎宾大道I、II线,110kV东门变10kV车轮毂开闭所,110kV三兴变10kV配套线路。乡镇配网新建220kV高城变10kV配套线路。

(四)供气

完成省天然气长输管网宜万支线项目建设,推进景镇燃气公司接收门站、中压管网建设和储气设备建设。

第三节  加快现代水利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形成城乡连通的供水网络,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加快推进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小型水库新建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和抗旱能力,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区域生态用水安全。推进万载中心城区双水源工程建设,完善供水配套设施,提高应对特大干旱、连续干旱和供水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专栏9 水利设施重大项目

(一)防洪安全保障工程

五河治理:康乐防洪工程(左岸)、双桥防洪工程、高城防洪工程等项目。

中小河流治理:罗城河、白良河三兴段中小河流治理。

圩堤除险加固工程:鹅峰乡多江堤、田江堤、长江堤和潭埠镇池溪堤等7个项目。

防洪治涝工程:建设城市防洪治涝工程2个项目,县城及白良等17个乡镇易涝区排涝工程,黄茅水、后槎水、岭东水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白石冲等41个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罗陂、潭陂、石陂、淳江陂水闸等。

(二)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巩固提升59个项目。

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康鹅供水工程、仙源自来水厂、茭湖自来水厂等。

城市双水源工程:建成县城三十把双水源工程。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续建锦泰灌区(罗城、三兴、白良)节水改造工程。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马步乡钓鱼台引水工程及黄茅、株潭、马步、鹅峰等14个乡镇的引提水工程。

第四节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完善城镇供水排水及雨污分流管网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中心城区公厕建设,加快城区路网、停车设施建设及主城区断头路建设,提升城市的通达性和微循环能力。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专栏10 市政项目

(一)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重点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项目建设。

(二)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项目

新建县城4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新建工业园区2万吨/日工业污水处理项目,完成320国道工业园段道路两侧雨污管网改造及附属配套工程作业施工建设,实施工业园化工片区化工、冶炼企业“一企一管”项目。

(三)亮化工程

加快城区亮化工程建设步伐,实施城区小街小巷亮化工程,积极推广节能灯具更新和灯控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

(四)停车场

建设老城片区公共停车场5处,新增机动车停车位3000个。

(五)物流商贸城建设

支持华洋商贸物流中心、钰顺冷链物流以及农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建成万载物流商贸城,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六)南部新城路网建设

新建新纬一路北段、龙湖路西段、田下路、横支路、纵支路、环湖南大道、向阳路南段、迎宾大道北段、康南路、光明大道、环湖东路南沿段等道路。

(七)老城区路网改造

对老城区的万根竹路、环城北路(西段)、东大路(西段)、大北关路、沿河东路(北段)、阳乐大道北延伸段、河西路(东段)、河西路(西段)、北环路、城东路北延伸段、横一路、谢灵运路、菜市路、百合东路、纵一路进行改造。

(八)工业园路网建设

继续推进百合大道跨锦江桥、丁田桥拓宽,北环路、规划二路、百合大道延伸段。

(九)城市绿化建设

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完成绿道建设20公里。

(十)智慧城管建设

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涵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及广泛存在无线宽带网建设,全力推进5G通信基站建设。加强传统重大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补齐智慧城市短板。逐步开展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进交通标识、电子眼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车联网设施部署,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标线、视频监控设施、通信设施、车载终端之间的智能互联,推动人工智能、5G、感知设施在车站中的应用。探索在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经济运行、市场监管、安全防控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打造“智慧万载”城市。

专栏1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

(一)5G等信息网络工程

建设5G高速网络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广电网络基础网升级改造、千兆光纤接入应用试点等一批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完成网络基础设施IPv6升级改造;做到5G基站建设应建尽建。

(二)智慧水利工程

完善防汛抗旱减灾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设施;推进地下水监测中心建设,建立县级地下水监测中心;完善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应用河道、水库重点区域水环境自动检测监控系统,对河湖水库实行全覆盖监控;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应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自动检测监控系统;建立一个集侵蚀沟道治理与维护措施示范区、生态治理区、节水灌溉示范区、生态修复区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综合示范基地。

(三)技术研发平台

谋划推进锂电、物流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组建富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富硒研究院等;推进南氏锂电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研究基地建设。

(四)智慧交通

建成覆盖全县的智慧公共交通系统,提供公交车GPS定位实时在途信息、公交到站播报以及公交换乘信息查询服务。

(五)智慧城市

推进智慧县城示范项目建设,对接“云上宜春”智慧城市应用;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及交通、自然资源、城管等大数据中心。

第四篇  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市场与政府结合,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构建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营商环境。

第一章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继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企业与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培育县域企业新增长点。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精准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救助纾困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科技和人才支持,进一步完善政企沟通协商机制。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在资产定价、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作用,平等保护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权益。

建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着力推进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司法环境法治化,形成法治化的营商规则体系,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依法打击不正当竞争,营造有利创新创业的公平市场环境。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导向,运用破产重整、和解履行等手段,依法帮扶企业渡过难关。统筹解决债务纠纷,加速“僵尸企业”依法退出市场,及时确定长期悬空的破产债权。落实企业破产审判府院联动和破产费用保障机制。

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信用中国(江西万载)网站的运营和维护,不断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对市场主体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在重点领域建立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制度,开展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信用监管、监督作用,开展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建立信用承诺与信用修复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政府行政监管和服务能力。

第二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强化产权激励。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民营经济产权,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快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土地确权成果,稳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审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服务业为重点试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建立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市场准入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加快县城规划区范围内撤乡镇设街道步伐。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推进水价改革,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完善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构建要素价格公示和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引导市场预期。

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要素配置的干预,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落实新土地管理法,持续深化、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加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健全多元化支持机制。增强要素应急配置能力,建立对相关生产要素的紧急调拨、采购等制度,提高应急状态下的要素高效协同配置能力。完善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

健全公平竞争执法机制。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把科技创新作为我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社会发展技术创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水平。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强化财政科技投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县GDP比重达到2.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5%,实现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增加值翻番的目标。

第一章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

第一节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完善和落实企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科技型企业成长发展全流程服务链,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负放权,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充分激活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活动,举办全县优秀科技成果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更加深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杰出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奖励力度,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形成更多人才从事创新活动和创业行为的社会导向。

拓宽创业渠道。持续推进“双返双创”“三请三回”活动,建立万载籍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政策机制。加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创办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两家。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每年发放创业贷款1.5亿元以上。

第二节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科普宣传。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建设社区(村)级科普场所、科普活动室,培育科普教育基地,在街道、公园、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建设科普电子屏、科普画廊等设施,在广播电视台开设科普专栏节目,宣传科普知识。

提高政府公共科普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经常性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开展小发明成果展、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  激发主体创新活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企业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切实提高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实力”。建立普惠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大师工作室”培养工程;聚焦烟花爆竹、有机富硒等优势产业以及新能源、安全环保、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优秀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产业工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战略,制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具备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后备军。引进和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团队)5名(个)、高层次人才50名、各领域(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烟花爆竹、机械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为重点)急需紧缺人才100名,各行业高技能产业工人1000名。推进人才计划的市场化评价机制改革,健全以创新、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第二节  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综合运用绩效奖励、研发费用补贴、股权激励等形式,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梯度培养。力争瞪羚、独角兽(种子、潜在)企业实现“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超100家。

着力提升优势和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发挥领军型企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效应,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重点支持新能源、安全环保、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领域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烟花鞭炮、有机富硒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技术研发。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力争新增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2家以上。实施高端研发机构共建工程,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寻求与省内外研发机构联合建立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引导县内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广泛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努力提升企业研发创新水平。

完善中小微企业信息库,建设一批细分行业互联网平台和垂直电商平台,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精准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整合现有的创新创业资源,完善好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链条,逐步从零散化向规模化、高端化转变,最终形成品牌效应。

第三节  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创办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大对载体内企业的培育和孵化力度。包括强化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创业投资、市场推广等服务,提升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能力。

第三章  提升农业农村科技支撑能力

第一节  实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升级行动

加强对大米、龙牙百合、南酸枣、紫山药等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禽畜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等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与示范应用,加强对粮食丰产、科学施肥、主要作物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等技术的推广,以及智慧农业技术示范应用,为农业产业兴旺、秀美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二节  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在充分依托省科技特派团和市科技特派员专业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组建我县高水平、稳定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建设,有效激发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热情。

加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对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加强对返乡创业人员、乡土人才(本土科技人员)、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科技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管理专家。

第四章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第一节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权属、转移转化收益分配等制度改革与落实,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积极构建技术转移服务网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深入推进“03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示范应用示范。在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市建设等惠民领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包括节能减排等绿色技术研发与应用、新发突发传染病检测能力和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自然灾害应急综合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智慧城市建设等。

第二节  强化金融支撑

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整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各类科技金融资源,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加强科技科技金融服务,做大做优“科贷通”等科技金融服务品牌,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专栏12 科技重大项目工程

(一)人才数据管理系统

采集在万载工作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工等技能类人才、种植养殖行业实用人才和各类能工巧匠等各类人才的信息,依照品德、能力、业绩等要素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综合审查、筛选,建设人才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我县各类科技人才基本信息的采集管理、搜索查询和统计分析,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载体

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技术研发、平台搭建、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的主体,注重培育新能源、烟花爆竹、有机富硒产业等创新平台载体,形成我县特色、主导产业全面协同、各类资源全面集成、各类服务全面提升的良好创新生态体系。

(三)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03专项)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面推进NB-IoT/eMTC网络部署,加快4G网络建设和深度覆盖,按要求建设5G基站。启动技术创新引领工程,建设烟花爆竹、新能源、有机富硒等产业云平台。开展应用示范推广工程,在智慧安监、智慧消防、智慧旅游、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移动物联网成熟经验和产品应用推广。以我县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和突破口,加快传统产业和移动物联网产业技术融合,逐步实现海量的农业、工业数据服务高效率生产、高质量创新,完成5家以上企业技术和管理提升。

第六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主动对接宜万同城发展战略,建成宜万快速通道,加快布局工业产业长廊;快速推进南部新城开发,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与宜春中心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产业对接、产城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功能互补、人才双向交流的格局,同时融合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区,着力构建“两核两廊四区”的发展格局,加快优化城镇体系,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板块支撑和动力系统。

第一章  推动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做大“两核”

加快以县城主城区为中心和以株潭镇为副中心的城区的双核心区建设,提升城市功能,着力发展以旅游、商贸、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以绿色产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打造全县经济发展核心。

第二节  强化“两廊”驱动

加快两大经济走沿线乡镇建设,打通区域经济循环通道。纵向策应宜万同城战略,加强宜万经济走廊沿线的马步乡、康乐街道、高城镇、鹅峰乡、三兴镇、白良镇、茭湖乡、罗城镇、高村镇建设,打造赣西经济发展加速区。横向策应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战略,加强建设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经济走廊沿线的黄茅镇、株潭镇、潭埠镇、岭东乡、白水乡、赤兴乡、双桥镇、仙源乡建设,打造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桥头堡。

第三节  推动“四区”特色发展

以康乐街道、马步乡、鹅峰乡和工业园区为主体,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打造东部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和制造业聚集区;以株潭镇、黄茅镇、潭埠镇为中心,包括双桥镇、高城镇、岭东乡区域继续发展烟花爆竹产业,做精做优做稳烟花爆竹全产业链,打造西部烟花爆竹产业集聚区;以仙源乡、赤兴乡、白水乡为主体,依托自然生态和红色文化资源,着力保护开发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遗迹遗址、红色名村,建设罗霄山脉国家森林步道万载段,重点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百合种植观光、休闲养生等产业,打造北部红色生态旅游区;以白良镇、茭湖乡、高村镇、三兴镇、罗城镇、双桥镇为主体,重点发展有机富硒农业,打造中部有机富硒生态农业区。

第二章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质量为导向,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抓手,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显著提升城镇化质量。

第一节  推动宜居城市建设

以生态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居民就业充分、交通出行便利、文化多元包容、社会公平安全为基本要素,以“优化老城区、兴建新城区”为战略方向,系统推进、分步实施城区城市更新,着力把我县建设为赣西地区的生态型宜居城市。完善城区路网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发展聚集经济,做旺万载人气,打造古城夜市经济。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区服务机构,提高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

按照“融入宜春、双城联动”的城市发展思路,继续启动鹅峰乡、马步乡撤乡设街道工作,全面扩大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快县城旧城区改造升级,实现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双提升”。

加快南部新城区建设,统筹新城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市政公共配套、生态绿地等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教育体育、文化等资源向新城延伸,大幅提升城市通行能力,扩大公路等交通网络覆盖区域,实现乡村公路整体升级,加快发展公共交通,打造便捷城市生活圈。

专栏13 宜居城市建设工程

(一)街道外立面美化工程

拆除中心城区沿街防盗窗、晾衣架、花架、雨棚;拆改破漏坡顶;移位规整、格栅美化沿街空调;对沿街外墙进行粉饰、风格塑造及亮化美化。

(二)路面整治工程

对次要街道路面“白改黑”,增加行车舒适度,减少噪音污染和粉尘污染;对所有街道人行道进行改造,减少人行道积水,增加人行舒适度;推行弱电管线全部下地、强电管线有条件的地方下地。

(三)龙山夜市及城东农贸市场建设

在西屏山范围内筹建1个万余平方米的龙山夜市,完成建成大道城东农贸市场建设。

(四)城市生态提升工程

以县城周边的5座山体作为生态屏障,梳理6条成规模的水系,规划建设锦江、龙河、寨下、布城4条主要水系以及生态廊道,构成“万”字型公园城市骨架,布局建设若干300-1000平方米左右的盆景式公园,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第二节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加强城市风险防控,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提升各类设施平战转换能力,对城市生命线系统、应急救援和物资储备系统等进行超前规划布局,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公共卫生预警救治能力和城市应急保障、灾后恢复的能力,提升城市韧性。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共享公共数据资源,搭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

专栏14 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

(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2005年以前建成的万根竹小区等2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总面积45.51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涉及受益对象0.36万户、1.3万人。

(二)棚户区安置工程

建成江工片安置小区等五个小区,完成8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

第三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以公办学校为主,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水平。聚焦高端制造、家政服务等用工矛盾突出行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居住稳定性。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年度指标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畅通“三权”自愿有偿市场化退出渠道。

第七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深入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立足有机富硒持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新时代美好乡村。

第一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强化后续扶持,分类优化调整,增强脱贫稳定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一节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保持兜底救助类政策稳定,完善农村社保和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惠普性政策,优化产业、就业扶持等发展类政策,加强易地搬迁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加强对“两类人员”的动态监测,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展开帮扶,实行动态清零。

第二节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构建可持续的特色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完善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摸清各类扶贫项目资产底数,落实公益性资产管护主体,确保继续发挥作用,明晰收益性资产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明确收益使用方向,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农民通过勤劳致富。

第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立足有机富硒的资源优势和宜万同城的区位优势,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坚持走有机富硒兴农、质量兴农、科技兴农、融合兴农道路,持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大力保障粮食生产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落实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建成并保护好3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低于32万吨。深入开展粮食高质高效创建,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进有机综合种养,推进产业化开发和加工,推广从耕种、收割、烘干、储存的一条龙生产模式,打造有机粮食品牌,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健全农业数据库,建设全县智慧农业云平台,深化各类农业资源要素、生产经营、产销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化分析与智能化应用。以农田智能监测、养殖环境监测、设施园艺精细管理、精准控制为重点,加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和节本增效模式推广力度,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

第三节  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

推进农产品品质认证,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以有机富硒产品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生产,以强化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花卉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打造专业化、规模化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立足转变发展方式,紧紧围绕扩量、提质、增效三大任务,实现山上造林向全面绿化、荒山荒地造林向低产低效林改造、单一木材效益向综合效益三个转变,抓好速生丰产林、高产油茶示范林、毛竹丰产林、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等五大基地建设,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批科学饲养、管理规范、产品安全的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引导农户参与标准化健康生产。实施品牌强农工程,加强品牌策划、运营和保护,合力打造龙牙百合、有机稻米、有机果蔬、万载黑兔、康乐黄鸡、富硒加工产品等县域有机富硒公用品牌,形成“1+N”的品牌强农格局,让有机富硒农产品成为万载品牌的重要“符号”。从气候生态角度推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打造农业气候生态品牌。联合湘赣边相关县、市(区)做好“湘赣红”品牌共建。

第四节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与工业深度融合,支持发展农产品、林产品、畜禽产品深加工和农村特色加工业,创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示范园区聚集,推进农产品加工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支持恒晖大农业、亚太田园综合体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特色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不断辐射带动农业、旅游、文化、教育、养生养老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集精准化种植、机械化管理、有机富硒功能性农产品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成果展示、特色硒养、田园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推广食用性、观赏性、疗养性较强的农作物品种,布局一批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等业态;创新农村电商模式,提高农产品电商服务覆盖率,推动科技、人文等多元素融入农业,稳步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光伏农业等新业态。

专栏15 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工程

(一)农业“两区”建设重点工程

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以上,建立高标准农田和农业“两区”相配套建管机制。有机农产品优势区10万亩,有机富硒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万亩。

(二)智慧农业建设工程

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示范;完成现代智能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

(三)有机富硒农业品牌创建工程

提升有机富硒稻米果蔬、万载黑猪、黑山羊、黑兔、康乐黄鸡等县域地方特色公用品牌,培育一批企业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若干个区域公共品牌和5个以上省级知名品牌,让绿色有机农产品成为万载品牌的重要符号,成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的新高地。

(四)有机富硒特色种植工程

以江西恒晖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万载千年食品有限公司、江西万载锦江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绿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带动有机富硒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以江西源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带动有机富硒水稻标准化基地建设;以江西省金世本香实业有限公司等主体带动油茶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全县有机富硒水稻、果蔬、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品种的产业布局。

(五)有机富硒特色养殖工程

加快生猪、牛、羊等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创建项目建设,建设万载番鸭养殖基地,做大做强万载番鸭产业。推进有机富硒康乐黄鸡的养殖示范,力争2025年养殖规模达300万羽。加快有机富硒稻田养鱼的养殖示范,力争2025年养殖规模达15万亩。依托林下经济进行有机富硒黑兔黑山羊的养殖示范,力争2025年养殖规模达200万只。

(六)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园区集中、先进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集聚。建成2个左右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1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点)。

第三章  建设现代乡村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第一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发挥农民合作社纽带作用,探索建立合作社退出机制,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引导农民合作社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切实维护集体经营成员权益,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结构,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在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基础上,进行改革试点,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发展特色产业、盘活土地资源等为抓手,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深化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重点推进乡镇一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产权交易规范化标准化,为农村产权流转提供交易鉴证、信息发布、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抵押融资等服务。

第二节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深化村民自治,加强村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抓好乡村班子建设,选优配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抓好软弱涣散村(社区)整顿;继续实施“百村千人”计划,积极引导致富带头人入党;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选好育好用好管好大学生专职村干。推动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利益链接,增强村级自主发展动力。深化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三民工程“一月一沟通”制度,打造“村情通”式智能平台,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渠道。建设覆盖乡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乡村调解组织,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现农村每户1名“法律明白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村民讲道德、守道德。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

构建三横一竖的“丰”字型运行机制。做优县级“上横线”,推进资源挂联下沉。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的要求,完善县乡两级领导基层联系点制度,扎实推进职能部门力量资源下沉,市场监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派驻乡镇(街道)的机构人员纳入属地管理,全面实行派驻人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备案制度。

做强乡镇“中横线”,强化乡镇基层治理平台功能。根据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要求,把部门公共服务职能向乡镇延伸和提升乡镇统筹协调能力结合起来,强化乡镇综合信息指挥室“中枢”作用,着力破解乡镇(街道)看得见的管不着,职能部门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

做实村(社)“下横线”,优化网格划分布局。按照“适当调整、补齐短板、全面覆盖”的原则,推进网格优化调整和全面覆盖。落实全省网格统一编码和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建设工作,推动村(社)网格管理全面化、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

做畅联动指挥“竖线”,加快“雪亮工程”提档升级。围绕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完善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进视频图像信息联动融合、智能应用,不断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基层治理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第三节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强化对村庄整治、景观风貌提升进行村庄设计,以详细设计指导乡村建设。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覆盖水平,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深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持续维护好新村新貌。

第四节  培育良好乡风文明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文明万载”在乡村重重落地,大力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扎实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产村人文融合发展,建设文明乡村。

专栏16 乡村振兴重点工程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1.农村公路

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与国省道、高速及交通枢纽的互通联结。全面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的紧密对接,县乡公路三级路以上比例达到18%左右,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

2.物流基础设施

以乡镇为单位基本建成物流配送中心,依托物流园、产业园为站点,打造县专业批发市场、冷链仓储物流等设施。以快递、商贸、供销、邮政、交通等物流设施为基础,加快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物流站点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城乡互动、县乡村互联、畅通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

3.信息基础设施

深入实施“宽带万载”计划,提升乡村宽带接入速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二)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推进乡村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普惠制幼儿园建设,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与提升力度。推进健康乡村工程,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乡镇卫生院配套设施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村卫生站服务覆盖全部农村居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工程。实施全民参保工程,促进和引导农村居民长期持续参保,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实施社会保障卡工程。实施养老服务进村工程,加快农村各类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区养老院、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和康复辅具配备力度。实施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农村防灾减灾救灾指挥中心、永久与临时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生活保障工程等。

(三)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推进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监管,将规模畜禽养殖场纳入重点污染源管理,大力开展农田残膜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区域性示范项目,引导农民科学选择使用农膜,减少地膜使用,推进回收处理示范点项目建设。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县域内村庄基本完成环境整治任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工程、乡村水环境治理工程,深入开展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推动农村河塘整治,开展保护与修复工作,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第四章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加快要素流动。推动人口、土地和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和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统筹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引导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完善入乡机制。完善城市人才、工商资本、科技成果入乡机制。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形成分级分类投入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消除城乡居民身份壁垒,建立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和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加快县域内教育联合体和医联体建设。

第八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体系建设、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获得感、认同感。

第一章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突出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全面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第一节  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

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行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开展二氧化硫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严禁引入高污染项目,深化燃煤锅炉治理,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加强工业废气深度治理,努力实现工业“三废”达标排放,严格防控大气污染。改善县域空气质量,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不降级。加强PM2.5指标约束,强化雾霾治理,力争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优良天数占比位居全省前列。

全方位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治理水污染,深化锦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治理水平,严防城市黑臭水体。完善生活、工业污水处理治理体系建设,扩大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继续完善城镇管网建设,提高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能力。

做细净土保卫战。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快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持续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吸收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处理建设。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用途拟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防范人居环境风险。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的影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监测和常态监管力度,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建设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专栏17 环境治理重大事项

(一)大气污染物减排

实施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烟粉尘总量的控制,全县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空气优良天数均达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水环境污染治理

保持省级考核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或优于Ⅲ类)、市级考核河流监测断面综合水质达标率、县级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100%。

(三)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

逐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分区分类管制,优化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完善水质监控断面,整合水功能区与水环境控制单元,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常态化监测体系。

第二节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加大自然保护地保护力度,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工程。

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加大九龙庙省级森林公园、三十把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龙河省级湿地公园保护力度。以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河湖管护水平、彰显河湖人文历史、提升便民景观品位为重点,打造“水系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河湖水环境。推进生态走廊建设,实施生态修复、景观改造、绿化提档升级工程。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程,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机制,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巡护工作。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立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统一监管、统筹协调的制度体系与管理机制,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尊重自然属性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展河道等生态治理和修复,巩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专栏18 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

(一)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补植造林0.3万亩、森林抚育20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全县树种、龄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明显提高,自然保护区(小区)、森林公园等公益林保护得以加强,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22平方米。活立木蓄积量达800万立方米,毛竹12000万株,林地保有量174万亩,自然保护地面积19.5万亩,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二)水流域治理和修复工程

实施锦江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堤防工程2个、水闸工程1个、路堤结合工程1个、景观堤防工程1个;完成赤兴乡花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双桥镇山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龙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牟溪小流域综合治理、黄茅-株潭-潭埠片水生态修复工程、双桥镇锦河水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

(三)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

强化全县现有湿地资源保护,加强龙河省级湿地公园保护力度,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湿地恢复和综合治理工程;按照《万载县山塘整治工程专项规划报告》,完成规划内1374座山塘的整治工作。全县湿地保有量达4.4117万亩。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做好对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野生植物、金猫、游隼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安全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三节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落实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探索制度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深入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推动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加大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其他控制力度,实施温室气体与环境污染物协同控制。严格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逐步淘汰高耗能产业中的落后企业,建设能耗监测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提高生态系统储碳能力,持续增加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研究,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生态气象观测体系,提高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体系,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影物联网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程、智慧气象保障工程、现代气象科技工程、网格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与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着力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完成省级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乡镇建设,实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到村到户。

第二章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完善创新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构建具有万载特色、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第一节  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科学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三区”功能空间,严格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要求,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整合生态环境执法资源,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

推行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森林、湿地、耕地、矿产等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探索土地休耕生态补偿制度,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资金筹集机制,设立县级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加大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生态、辐射环境等要素的生态环境质量立体监测网络,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全覆盖管理。

第二节  压实环境治理各方主体责任

探索实行绿色GDP核算制度。探索建立与主体功能定位相符,包含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专业化审判体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生态环境保护公开承诺与“双随机”抽查制度,强化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机制。

第三章  畅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通道

践行“生态+”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发展绿色生态优势产业。推进产业体系绿色升级,重点发展有机富硒水稻、油茶、果蔬、畜禽和生态休闲农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安全环保、电子信息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对优势产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步伐。推进以“健康农业、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制造、养生养老、医疗服务”为主的“生态+大健康”产业向纵深发展。

完善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实施,提高我县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附加值。探索绿色金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构建生态资源保护市场化机制。

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强化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落实土地“增存挂钩”机制,健全土地市场监测监管和调控体系。

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覆盖,加快对河流、森林、山岭、荒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实现形式和多样化有偿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制度、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推行生活垃圾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制度。

落实节能减排有关要求,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任务。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低碳和零碳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再生能源、再制造、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加快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推进无害化垃圾处理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物处置和综合利用。

第四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

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

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倡导绿色生态文化,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江西省生态文明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模式。确立积极的环境舆论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形势、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万载经验的宣传力度。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和绿色建筑等绿色创建活动,发展共享经济、服务租赁、绿色回收等新商业模式,推广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等产品。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扎实开展限塑行动,引导形成健康生活习惯。提倡绿色出行,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规范环境信息公开,帮助公众及时获取环境质量状况、环境政策措施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信息,完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查办奖励激励制度、环境舆情搜索、监控、调处和回应制度。实施重大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计划,引导公众依法、有序地参与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环境守法和环境宣传教育等环境保护公共事务,推动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共治局面。

第九篇  加快建设文化强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重培养“万载人爱万载”的意识,加大万载正能量故事、优秀传统文化、新风新貌等宣传力度,增强万载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为万载发展凝心聚力。

第一章  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保护

充分挖掘各类特色文化,建设一批市级、县级的红色名村,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唱响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筑、旧址,以传递红军精神、展现红军长征文化为要点,改变单一的旧址观光、馆舍展览等形式,综合开发融观光、瞻仰、教育、休闲、体验、度假等多种性质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通过丰富的互动式项目设计带给游客非同一般的红军长征文化体验。

挖掘传统特色文化。深入挖掘我县宗祠文化、烟花爆竹文化、百合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古色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打造本土文化品牌。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建筑保护。高标准实施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维修保护工作,推动湘鄂赣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推进红色名村的保护利用。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和利用,强化“得胜鼓”“开口傩”“花灯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充分利用“中国·万载国际花炮文化节”“中国·万载国际百合文化旅游节”等文化交流平台,实施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创新推动文化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第二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建设城乡一体、区域平衡、全体人群均等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和增强精神力量相统一。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履行好政府文化领域公共职能,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统筹力度,整合基层文化资源,全力抓好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

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革命历史、重大现实、地域题材的文艺创作,打造一批文艺精品,促进文艺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倡导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推动形成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

第三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在现有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旅游+N”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引领与带动作用,通过产业融合推进农业、信息科技、运动休闲、文化传承、红色体验、生态绿色、健康养生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旅游项目建设。以烟花爆竹、百合等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化企业生产流水线为依托,辅之以现代企业文化、创意文化元素,使相关知名企业基地成为集产品研发、创意设计、展示、旅游观光、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产业旅游示范点。

大力促进商贸、购物旅游发展。发挥临近宜春、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发达地区的优势,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改善城区商贸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景区的会奖旅游接待能力,促进旅游业与商贸、商务、会奖、节事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建立特色商品营销销售渠道和创意设计研发中心,推动传统商品的创意发展。依托国际商贸城、国际烟花燃放赛事中心等多种购物休闲场所,推出烟花爆竹、百合、得胜鼓、夏布等多种特色商品,促进游客购物旅游消费。

充分拓展体育休闲旅游。开发体育运动休闲活动和设施,拓展体育休闲旅游形式。围绕生态绿色、健康休闲的建设目标,依托乡村旅游和全民健身的发展契机,深入挖掘自然资源和本土文化,打造多条生态健身游步道。龙山公园、罗城休闲运动小镇、邹源冲户外拓展培训中心等景区开发运动训练基地、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依托城区龙河沿岸、各乡镇山林开发资源,开发徒步绿道等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加强与体育运动组织或协会的合作,推进开展各类专业竞赛、业余运动休闲、趣味运动竞赛等活动或赛事。到“十四五”期末,使体育休闲旅游成为我县旅游的新亮点,打造赣西乃至全国知名运动休闲之城。

积极开拓研学(修学)旅游。依托各类旅游景区(点),利用非遗文化、红色文化、诗词文化、农耕文化等教育资源和品牌优势,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精彩的修学、游学教育活动,积极建立研学(修学)旅游基地。扩大区域宣传和影响力,逐步形成口碑和品牌效应

专栏19 文旅发展项目

(一)公共文旅服务

加强公共文旅设施建设,建设新的图书馆、文化馆和特色文化博物馆。完善公共文旅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升公共文旅服务功能。抓好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二)文化保护与传承

谋划建设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和湘鄂赣红军纪念广场,传承万载红色历史文化。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包含非遗馆、花灯戏剧院、非遗传承保护中心等。

(三)宜万经济走廊旅游公路建设

谋划宜万高速(出口)—竹山洞景区、宜万高速(出口)—康乐龙韵景区—万载古城、万载三兴镇—高村—宜丰黄檗寺旅游公路建设。

(四)红色名村建设

以中组部红色名村核心区建设为中心,以红色研学基地、红色培训基地、红色旅游胜地为定位,打造红色小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将全县红色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弘扬湘鄂赣苏区精神,做好与湘赣边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打造万载红色文化旅游经济带。

仙源乡:仙源村、仙源社区、株木村、新市村、横岭村;

白水乡:槽岭村、罗桥村;

马步乡:宝石村、新民村;

潭埠镇:新田村、陂田村、茵果村、潭埠村、昌集村;

赤兴乡:浙桥村、新华村、花桥村、书堂村;

茭湖乡:上峰村、槽头村;

高村镇:新竹村、上村村、高村村;

黄茅镇:和平村、军屯村、黄茅社区、大土村、南江村;

罗城镇:藏溪村;

株潭镇:红星村;

双桥镇:柏树村。

第十篇大力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落实国家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打造我县社会主义养老新模式。

第一节  引导生育水平提升

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适度加大城乡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力度,推进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发展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培育综合托幼示范服务机构,推动完善相关托幼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适龄群体生育意愿,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

第二节  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和敬老院改扩建、新建力度,完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消防设施改造。加强养老介护培训工作,加大对养老院、社区、农村幸福院和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提升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养老介护工作水平。依托“互联网+”,建立乡镇(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组织网络和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升养老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发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建立老年医疗、老年健康管理和养生养老相衔接的机制,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

第三节  推动养老事业及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夯实公办养老院兜底功能。发展社区嵌入式老年养护院,建立社区食堂,依托养老服务信息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金融理财等多样化养老服务,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老年宜居社区。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运营主体,发展养老新业态,培育壮大养老产业,打造社会主义养老新模式。

专栏20 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工程

(一)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聚焦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需求,以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辆具适配等形式,支持特殊困难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

(二)健全养老网络体系建设

建成至少一个连锁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鼓励养老机构向社区提供居家上门康复训练餐、培训支持等服务,优化养老机构的床位结构,提升护理型床位比例。全县养老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

(三)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支持街道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0%。支持建设2个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逐步将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推动建设(改造)具备助餐、助安、助医、助娱等功能的互助养老服务设施。

(四)普惠托育服务扩容工程

建成2个规范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

(五)社区食堂建设工程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布局建设发展一批社区食堂,通过在经营场地供给、租金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提供价格实惠、用餐便利的用餐场所。

第二章  提升就业质量及收入水平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整体收入水平。

第一节  推动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达到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3.1万人。加大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就业援助。健全就业困难人群就业补贴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构建劳动者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统一规范的公共服务就业体系。坚持企业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鼓励重点行业产业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和稳岗需要,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及以工代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开展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第二节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培育行动,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宏观指导制度。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继续推进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转变,着力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专栏21 就业促进重大行动计划

(一)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终身、适应就业创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全县从事技能工作的劳动者总量显著提升,提高高技能人才占比;技工院校年培养技能人才总量显著提升。

(二)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建成与全省统一的县域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打造覆盖全县、互联互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信息分析师等专业化队伍建设。

(三)就业形势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依托本县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数据采集共享机制,健全就业领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就业形势监测预警制度。

第三章  全面推进健康万载建设

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推进社会共建共享,坚持全民参与,深入实施健康万载行动,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一节  加强公共卫生防护救治体系建设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监测预警处置、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公共卫生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B类仪器设备配置率和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分别达到95%、100%。深入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工程,合理构建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推进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能力等项目建设。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推进风险监测工作规范化,全面加强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管理。做好重点专项实验室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标准能力。推进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组建食品安全协管队伍,加强市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农村饮水监测,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深入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与防护、典型地区农用地土壤质量对人群健康影响调查等工作。

深入实施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控行动,提升全县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水平。扩大传染病监测点,完善专病监测系统,规范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建设,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疫情报告,规范处置和救治措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控宣传教育,落实结核病、艾滋病控制策略和措施,对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进行干预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肝炎病例发现、报告、诊治、监测水平,加强重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完善新发传染病监测体系。持续开展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狂犬病、新冠肺炎等重点急性传染病的日常监测和防控工作,及时规范处置急性传染病暴发疫情,巩固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治成效,提升基层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控技术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推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健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长效机制,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诊疗,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降至8.6/10万及以下,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25%以下。

深入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大力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倡导健康工作方式,建立专业技术队伍和执法监督队伍,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规范开展职业病与职业卫生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直报用户网络开通率达到100%,职业病网络报告率达到100%。

第二节  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医院服务能力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服务能力,改善县医院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谋划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的能力建设,推动全县医疗机构医疗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

加强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范医师多点执业,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医养融合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合理流动,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善职工周转住房、食堂、体育设施等生活配套设施。

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健全大病保险制度,继续实施并完善重大疾病免费救治政策,减轻贫困群众医疗经济负担。加强贫困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定贫困村乡村医生队伍,提升贫困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医疗结构和布局,提高医疗资源整体效益和利用效率。

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构建覆盖城乡,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8%以上。落实母婴安全工作措施,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等适宜技术。落实叶酸补服政策,重点推进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和产前筛查工作,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0%以上,积极推进全县二级医疗机构产前筛查工作。

第三节  加快形成大健康发展格局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全民公共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社会足球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加快开放体育资源,完善群众身边健身场地网络。积极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控烟活动,积极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加快推进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全县新增普及培训人6万人次,新增救护员1万人次,群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全县总人口的10%,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强化各乡镇(街道)卫生院中医馆软硬件设施,县中医院设立国医堂(馆、院),达到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100%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药诊疗区(中医馆),70%以上的村服务室具备中医服务能力。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办中医,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加强中医药人员在职教育,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专栏22 医疗卫生健康设施建设

(一)医院建设

完成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县中医院国医堂(馆、院)、县城南医院建设。

(二)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大楼、县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基地、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医技综合大楼、新城区卫生健康教育中心、康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县精神卫生服务中心、黄茅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部工程建设,赤兴卫生院整体搬迁。

(三)120指挥调度中心建设

完成县新城区120指挥调度中心建设。

第四章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节  推进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

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全面实现,有万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总体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努力达到省教育事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着力解决“城镇挤”和“乡村弱”的问题,巩固提高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继续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村级公办园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全面消除大班额,师资配置更加均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县高中毛入学率达94%,推动全县普通高中规范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引入竞争机制,引进民办教育,充实教育资源。

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大力发展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择址迁建万载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逐步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按类别安置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全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以上。

第二节  加强现代职业教育

结合产业特色,开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结合烟花爆竹全产业链发展,筹办一所以应急管理为方向的高等职业学校。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实施中职学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建立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等培训体系。积极开展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贫困劳动力、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协同实施校企双元主体育人,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支持一批产教融合优质试点项目,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培育和认定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不少于1家,争取获省级认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不少于1家,建成1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第三节  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加大政策扶持和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社区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和各类培训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开发和整合各类数字化在线教育平台,拓宽全民学习路径。构建多样化的老年教育机制,动员更多学校教育资源参与老年教育。

第四节  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对体育彩票的规范和科学管理,遵循彩票市场发展规划,努力推动体育彩票的品牌和技术创新,为我县民生工程和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积极挖掘健身服务的商业价值,引导广大群众健身消费,鼓励社会各界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形成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相配套的经营性的健身娱乐和技术培训网络;建设配置一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设备,落实城区“10分钟健身圈”,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加快发展体育旅游、体育经济、体育广告、体育服装用品等相关产业。制定出台有力政策措施,促进户外、越野、登山、骑行、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观摩等体育旅游项目的快速发展,使体育旅游成为我县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通过政策杠杆,引导体育广告、体育服装器材用品行业合理布局、有序竞争、快速发展、创建体育生产经营品牌。

专栏23 教育体育事业建设

(一)中小学建设

新建一所5000人规模的普通高中、两所初中、六所小学,共新增学位16820个(其中,小学学位9820个,初中学位2000个,高中学位5000个);新建潭埠镇一所小学、改扩建学校59所。800户以上的小区和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均配建一所公办幼儿园。

(二)县体育中心建设

建成一个综合性运动体育中心,内设田径运动场馆、篮球运动场馆、游泳馆、多功能运动室、附属用房等。另外,规划新建规模50亩左右的县足球园。

第五章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居保与我县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一节  落实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工作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切实保障广大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当作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来落实,站在“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的高度,做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

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持续巩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医保待遇调整机制和清单制度。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坚决查处骗保行为。做好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困难群体参保及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工作。

第二节  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

推进低保政策、农村扶贫、城镇脱贫解困政策有效衔接,对贫困人口实行兜底保障。统筹实施综合救助,适度扩大低保和特困救助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对象应保尽保。建立救助标准动态调查机制,结合财力状况合理制定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逐步缩小农村低保与城市低保标准差距。健全分类动态管理机制,规范救助对象家庭重大变化反馈报告、跟踪监测机制,完善低保、特困对象认定办法,健全低收入、支出型贫困家庭等相对贫困对象精准识别机制,筑牢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底线。

第三节  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为重点、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机动、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快速响应、个案会商的“救应难”工作机制,强化临时救助功能,健全乡镇(街道)临时备用金制度,实施“小额先行救助”“跟进救助”“一次审批、阶段救助”“一审一议特别救助”等临时救助,做好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覆盖所有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城乡群众。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提升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受灾人员救助、社保帮扶等专项社会救助水平,积极发展服务型社会救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照料、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专业服务。支持引导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开展机构、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扶贫济困志愿服务,探索开展“时间银行”等志愿活动。建立政府救助与公益慈善救助、福利彩票公益金扶助、社会指导等衔接机制,为捐赠方和救助对象提供需对接服务,发挥公益事业的重要补充作用。强化社会救助效能,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等“放管服”改革。

第四节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长效机制

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多措并举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住房需求。强化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主导作用,努力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利用市场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和分配入住。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持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第五节  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落实退役军人优待政策,合理提高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待遇标准,做好随调配偶子女工作安排、落户和教育等工作。完善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收治休养制度,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按照建设“尊崇式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的要求,持续推进全县17个乡镇(街道)、206个村(社区)服务站建设,打造具有万载特色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的综合型、专业型、创新型实训基地,为退役军人提供教育培训、就业指导、创业孵化、金融服务、法律服务、资金帮扶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保障。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管护。

第六节  保障特殊人群基本权益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发展,提升青少年关爱服务水平,提高残疾人发展能力,切实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发展权利和机会。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与困苦妇女关爱保障工作,推进儿童福利体系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的基层儿童福利设施网络,提升儿童福利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做好留守儿童与困苦妇女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加大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力度,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筹划新建残疾人康复与综合服务中心,加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维护。

第十一篇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以政治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根本、自治为基础、智治为支撑“五治融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建设上走前列。

第一章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万载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机制体制,加强社会安全综合治理,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力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建设高水平平安万载。

第一节  加强地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坚持维护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县域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强化“大安全”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专项工作机制。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机制,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和分裂活动。

第二节  维护经济安全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估工程,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保障稻谷、生猪、蔬菜、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安全供给,开展粮食节约行动,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坚持“内优外引”,增强能源保供能力。完善责任体系,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讯、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坚决打击非法集资,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第三节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扎实推进平安万载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应急管理保障机制,深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烟花爆竹产业、道路交通、建设工程、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等领域安全整治力度,推进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动应急管理、智慧消防、消火栓、消防装备、消防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基地布局,建立健全“全灾种、大应急”消防装备配备和应急物资管理调度平台,增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主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推进“互联网+智慧消防”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指挥效能和水平,加强消防安全通道整治、畅通生命安全通道。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堤防建设。

第四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健全落实平安万载建设的协调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扶持发展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信访工作专业化、法制化、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信访矛盾制度,加强信访工作与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衔接配合。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风险评估机制、纠纷调控机制,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体系。继续加大全民公众安全感、政法部门满意度工作,增强夜间出行安全,做到社会各方力量齐动员、共参与。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先行调解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发展壮大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不断丰富和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引导更多纠纷在诉讼外解决,努力打造更多具有万载特色的“枫桥经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解纷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雪亮工程”建设密度和结构化应用水平,启动第三期“雪亮工程”建设。推进扫黑除恶长效长治,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保护社会和谐稳定。

专栏24 公安事业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康乐、马步、黄茅、白水等派出所及森林分局办公、业务用房及附属设施建设,推进万载省际公安检查站及全县城乡社区警务室建设;完善基层所队办案区。

(二)刑侦、网安等专业技术建设

推进智能化信息采集平台、智慧现场勘查建设,升级、完善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互联网信息监控中心、5G无线WIFI管控系统等系统平台;按全国公安装备建设要求建成一级刑事科学技术室。

(三)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不断强化国保战略据点建设,完善国保反恐特殊装备。

(四)智慧警务建设

加强全县350M通信建设,构建上下联动应急警务指挥系统,推动智慧警务建设实现警力指挥、布署可视化;建设对接省公安厅平台的执法办案智能管理系统;科学建设县公安局政务服务(含户政、出入境)智慧大厅,强化无人操作引导,提高自助设备的使用率和公众使用体验感。

(五)智慧监管建设

以监所信息管理平台为支撑,以信息主导勤务为核心,创新应用“智能物联+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打造集智慧管控、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指导为一体的新时代公安监所管理新模式。

(六)智慧交通建设

结合城乡路网建设配套交通安全保障设施,积极推进涵盖交通指挥、信号协调、交通引导、智慧停车等为一体的智慧交通建设,开展拥堵和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及安全。

(七)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推进治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重点建设重大活动安保、智慧内保、智慧安防小区管控、智慧街面巡防治安管控、公安检查站治安管控、交通枢纽安保智能防控、危爆物品立体化溯源、易制枪物品图形比对、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9大系统模块;建立健全重点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预警模型;加强市际、县际治安防控圈建设。

(八)森林资源保护

在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林区建立监控网络,加大力度查处涉及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林地资源等涉林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章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数字化、系统化、专业化水平。

第一节  提高治理的社会化

完善民主协商制度,发挥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权限下放,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

第二节  提升治理的法治化

提高基层干部法治为民意识,将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制定、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开展法治培训和考核,提高基层干部法治办事能力,杜绝有权乱办事,推进依法办事的转变。抓好村(居)委会法律顾问工作,加快完成“一村一法律顾问”普及工作,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抓好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健全乡村调解、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纠纷调处机制。

第三节  提升治理的数字化

以应急响应和基层矛盾纠纷解决为重点,启动县域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效率,争当中部地区县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加强地理信息、道路交通、档案、气象水文应急等基础公共数据共享,引进领域监测先进手段及设备,构建移动监测预警大数据系统、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第三章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加快建设“五型”政府,坚持“刀刃向内”,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顺畅、爽心。

第一节  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

推进政府权责清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融合,强化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坚持依法而行,切实维护权责清单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第二节  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赣服通”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可办率,拓展“一链办理”事项,抓好“一次办好”事项的落实。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进一步精简行政权力事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

第三节  持续推进“五型”政府建设

推动政府治理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和强劲动能。牢固树立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在全县政府系统营造务实、担当、实干的良好氛围。主动向社会公布“五型”政府建设情况,接受企业和群众的监督,把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的需求贯穿行政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切实提升政府工作整体水平。

第十二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一章全面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完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

切实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并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项工作当中。完善党委和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履行职责全过程。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各项制度,提高各级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决策执行、评估、监督。改进领导方式,增强全县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健全及时奖励制度,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本领,创造新时代一流工作。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整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健全传承红色基因的长效机制,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不断增强全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二章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全部工作之中,厚植群众根基。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权力,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深化群团改革,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全县干部群众共同意志。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力。

第三章  确保“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编制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本纲要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重大举措。

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本地区、本领域规划,形成规划合力。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强化政策协同,健全实施机制,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县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促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打造赣西中心城市发展加速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先行区和安全环保和谐示范区上奋发向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在“优环境、促发展”上争创一流,努力开创我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