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县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万载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万载县人民政府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1-10-11 15:15:26

——2021年9月23日在万载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万载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刘学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第十六届县人民政府任期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依靠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奋力拼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前行。

实现“一个目标”: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取得“两个突破”:经济总量进位赶超,GDP突破200亿元;恒晖艺术农业和万载古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零的突破。

创建“三个平台”:获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个国家级平台,为万载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投入资金9.5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5个,危房改造7183户;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324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0个,贫困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从3791元增至10295元。963729129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3302426名城镇贫困对象全面实现脱贫解困目标。高村镇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市唯一;县交通运输局获评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唯一;我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获评“好”的等次。

——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全县GDP年均增长7.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4.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翻番,2018年度获评全市高质量考核发展先进县。外贸出口达2.49亿美元,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10.29:54.73:34.98调整为10.15:45.5:44.35。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86家,比2015年末增加52家,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强攻工业”先进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增至33平方公里,建成高标准厂房85万平方米。“两新”产业营业收入超85亿元。花炮企业总数优化至170家,户均产能达5000万元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17.14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2万吨以上。成功举办两届国际花炮文化节承办省、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旅游综合收入达337.8亿元,年均增速27.9%,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

——改革活力得到释放。深化“放管服”改革,组建县行政审批局、设立工业园一站式审批中心。政府机构、投融资、应急管理、殡葬改革等重点改革顺利推进,构建“2+N”新型投融资平台,率先在全省完成基层应急管理人员垂直管理改革。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6家。持续深化“花炮F4产业联盟”区域合作。

——城乡环境逐步改善。科学编制“双城联动”规划,拉开建设序幕。完成棚户区改造15810套,新建安置房10754套,新增中心城区面积7.4平方公里。完成中心农贸市场、19个老旧小区改造,拓宽南门桥新建城西水厂。新增城区道路31公里、供排水管网238公里。完成新农村点建设2061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455公里、危桥改造119座,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区空气优良率达97.2%,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67.58%,县水利局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双桥镇绍江村、马步乡寨下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

——民生福祉日益厚实。民生领域支出41.47亿元,年均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2399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2327人。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全面铺开疫苗接种工作。新建中医院综合大楼、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人民医院西院。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6所,新增学位1.6万个、教师2228名。湘鄂赣革命纪念馆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高温期间花炮企业特许生产成功破题,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建成县乡村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省级双拥模范县实现九连冠。县专业森林消防大队获评全国第五届119消防先进单位,县林业局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胜利雪亮工程”实现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全覆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力,三年获评全省信访“三无”县。

——政府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五型政府”建设,出台重大行政事项决策规范性制度17项,2019年度获评全省“五型政府”先进集体。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64件,政协委员提案765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全面推进清廉政府建设。

同时,红十字、工青妇、关工委、老年教育、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残联、石油、烟草、外事、侨务、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五年来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支持、有效监督,得益于各界人士的大力帮助,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工业基础有弱项,综合实力不够强;二是城市建设有短板,规模标准不够高;三是三农工作有不足,城乡环境不够美;四是民生实事有欠账,服务保障不够全;五是清廉建设有差距,发展环境不够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难题,扎实工作,积极作为,确保每年获得新改善、看到新变化、取得新进步。

二、新一届县人民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省委“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要求,紧扣市委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目标,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环保的关系,坚定不移强攻工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品质提升,按照“融入宜春、聚力园区、双城联动、特色彰显、宜业宜居”工作思路,围绕工业强、城市美、生态优、民生好新目标,推进万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奋起赶超跨越,勇争全省一流。“奋起赶超跨越”即以“五高”为统领:高规格推动项目建设;高水平提升城市品位;高品质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推进党的建设。“勇争全省一流”即:经济总量挺进全省第一方阵,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市前三,力争第一。2025年,全县GDP突破300亿元,全力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增速进入全市前三,力争第一;财政总收入突破42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未来五年,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6大民生工程41件民生实事

城市提标工程:1)建设市民中心;(2)新改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3个;(3)建设城区公园5个;(4)新改建停车场9个;(5)建设大型货运、公交车停车场;(6)新建冷链物流产业园;7)实施乌溪河和九仙塘水系治理、县污水处理厂扩容等老城区品质提升项目10个

道路提级工程:(1)打通老城区断头路24条、T字路7条;(2)完成南部新城道路建设26条;(3)完成宜万同城快速通道建设;(4)完成G220万载县绕城段公路建设;(5)完成县产城融合区“两桥三路”建设;(6)完成S222万载高村至三兴公路改建;(7)改建S223万载株潭至后槎段二级公路;(8)完成杭桥至罗城公路等三条专项公路建设;(9)完成X843石前岭至宝石、X693淖源至界岭、X508万载县城至G220县道升级改造;(10)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座;(11)改建S308县城一级公路。

文教提优工程:(1)新建全民体育中心;(2)新建“三馆一中心”;(3)新建“两校两中心”;(4)新建工人文化宫;(5)新建社会足球场16个、羽毛球场8个、篮球场5个,新增健身步道20公里;(6)建设城区幼儿园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3所、村幼儿园60所;(7)新改扩建中学6所、小学7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

农业提效工程:(1)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万亩、提升改造3万亩;(2)完成自然村新农村建设1312个、农村户厕达标改造10万个;(3)完成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24座、山塘除险加固500座;(4)新建森林乡村示范点25个、乡村森林公园5个。

安居提档工程:(1)完成棚改征迁及3个棚改安置点建设;2)改造老旧小区20个;3)新建易地扶贫搬迁服务综合楼;(4)完成县中心城区水源工程建设;(5)新建主网变电站3座;(6)完善城区燃气、供水、污水管网建设;(7)新建“雪亮工程”监测点位775个,建成“智能安防小区”82个。

康养提质工程:(1)新建城南医院;(2)扩建人民医院西院;(3)完成中医院综合楼建设;(4)建成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室47个;(5)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

三、新一届县人民政府的主要工作举措

(一)坚持主攻工业,强弱项、抓项目,在推进产业兴县上迈出更快步伐

聚力工业园区。快速壮大新兴产业,到2025年末,新增“两新”企业30家,产值力争达200亿元。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用好“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金字招牌,探索推进应急环保产业园建设,打造“安全环保示范区”。支持园区调区扩区和化工集中区整改提升。推进“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盘活园区闲置土地。全力做好产城融合,补齐园区功能短板。到2025年末,确保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至少翻一番,突破430亿元,跻身全省重点工业园区行列。

聚焦项目为王。围绕“1+3+N”产业规划,突出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提升高标准厂房企业入驻率。到2025年末,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新引进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2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年产值过亿企业突破100家,其中5亿元以上20家、10亿元以上10家、20亿元以上5家、50亿元以上1家。

聚优花炮产业。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支持,完成烟花爆竹企业第五轮行政许可,推动“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强化花炮人才队伍培育, 设立烟花爆竹产业技术创新基金,建设花炮科研基地,培育优势骨干企业20个。加速花炮产业机械自动化、信息智能化和管理标准化升级。举办国际花炮文化节,把万载打造成“世界花炮之乡”,让“万载花炮”品牌誉满天下。

(二)坚持服务三农,打基础、显特色,在实施乡村振兴上呈现更多成效

提升脱贫质量。持续巩固提升精准脱贫攻坚战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推动村集体经济与文旅、康养等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强村富村。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载体,大力推动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力争年交易额突破4亿元。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省供销集团合作,打造一体化农业产业平台。构建“2+N”特色种植产业体系,建设万亩有机富硒种植示范基地3个,培育绿色有机认证品牌120个,努力创建富硒省级标准。推动农产品加工实现产业化发展,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个,支持恒晖农业等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省3A级乡村旅游点6个以上。

建设秀美乡村。施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打造一批更高质量、更加宜居、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新时代“五美”乡村。持续做好新农村建设、厕所革命、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补短板、促提升工作。建设全省最美农村路6条,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守护好万载的绿水青山,争创省级生态县。深入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建成县殡仪馆。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封建迷信、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坚持双城联动,补短板、提品位,在实现宜业宜居上展现更新风貌

高标准建设新城。加快新城规划实施,完成以迎宾大道为城市主轴、“三横两纵”为框架的路网工程;建设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城南高中等一批优质医教项目;做优社区功能,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贯彻“公园城市”理念,打造全省一流示范公园和生态休闲示范区。

高品质更新老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为目标,深入推进老城区功能与品质提升,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新增停车位200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600根。实施小北关历史街区建设,建成城隍庙民俗文化广场和五星级宾馆1座。调整社区布局,建设一批邻里服务中心。

高质量融入宜春。全力配合推进撤县设区,加快与宜春中心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打造宜春-万载半小时交通圈、生活圈、娱乐圈,建设宜春后花园。主动融入全市“4+3+N”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全省最大的县级综合冷链物流平台,打造宜春中心城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完善提升万载古城、竹山洞、三十把水利风景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等景区,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四)坚持守正创新,促开放、优服务,在激发发展动能上取得更大突破

鼓励先行先试。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精心策划经贸旅游、教育卫生、生态环保等领域交流活动。持续强化株潭区域中心镇地位,推进株潭-黄茅-潭埠-白水-岭东共建区建设,促进资源要素在西部片区互联互通、高效配置,引导企业、项目、资金、人才向株潭集聚,努力将西部片区打造成湘赣边前沿开放合作窗口。

全力亲商爱商。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工业园一站式审批,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服务,落实“拿地就开工”机制和涉企行政审批“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产业发展基金,化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推行企业“首次微违只纠免罚”。加大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争创“全省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一等县”。

促进创新创造。实施高端研发机构共建工程,引导县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行业“小巨人”企业,新增一批国家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数字产业培育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推动“03”专项建设,新增5G基站1440个以上。

(五)坚持人民至上,办实事、解民忧,在创造美好生活上达到更高水准

提供更有质量的社会保障。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做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困难帮扶等工作。强化社区网格员建设,探索建设小区“城市食堂”。建设公共租赁住房800套。提高优生优育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鼓励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和发展各类养老机构,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实现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新改扩建医院3所,新增床位1150张。实施“提质强校”工程,积极化解“大班额”“大校额”问题,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创新,打造赣西教育新高地。着力构建县域循环公交网络,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

营造更加平安的社会环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推进“平安万载”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大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争创全省信访“三无”县

各位代表!新起点、新征程、新奋斗,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深化“五型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忠诚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奋力推动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依法依规履职责。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落实重大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切实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运行人民政府为人民以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的笑脸成为城市的最美风景。奋勇争先创一流。弘扬团结协作精神,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苦干、实干、快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争一流、走前列”。清正清廉守底线。持续深化清廉政府建设,牢固树立规矩意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坚决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向前看,坚定信心往前干,不动摇、不折腾,以奔跑的姿态前行,用决战的状态实干,迈开步伐,坚定脚步,接续奋斗,勇争一流。争做“脊梁式”的万载人,把成绩写在万载大地上,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里,让万载发展一天比一天好,让万载人民一天比一天幸福,让“富万载”立起来、强起来、火起来,为建设富强美丽和谐宜居新万载而共同努力、共谱新篇!

附件

 词  注  释

1.“两新”产业: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2+N”新型投融资平台“2”即万投集团、万兴集团;“N”即金控、城投等其他一级子公司。

3.花炮F4产业联盟:湘赣边烟花爆竹重点县(市)安全监管协作。

4.双城联动:优化老城区、兴建南部新城区。按照“创特色、补短板、提质量”的要求,科学谋划、一体推进。

5.雪亮工程:即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6.两桥三路:两桥为百合大桥和丁田大桥;三路为北环线道路、百合大道延伸段、规划二路。

7.三馆一中心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和文化艺术(融媒体)中心。

8.两校两中心:指县委党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9.碳达峰: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10.碳中和: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11.两高:高污染、高耗能。

12.“1+3+N”产业规划:以烟花爆竹为优势品牌,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应急环保为主导,多类型工业行业各具特色的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体系。

13.“2+N”特色种植产业体系:“2”即以“富硒+有机”为核心的特色品牌,“N”即以万载百合、大米、果蔬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体系。

14.“五美”乡村: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乡村。

15.三横两纵:指南部新城五条城市干道,“三横”是指东西向的三条干道,分别为龙湖路、环湖南大道和光明大道;“两纵”是指南北向的两条干道,分别为康南路和环湖东路南段。

16.“4+3+N”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建材家具、健康食品、纺织鞋服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拓展医疗器械、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若干个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动能产业。

17.“03”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

附件: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