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载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和“奋楫争先”的拼搏态度,谱写富强美丽和谐宜居新万载精彩华章。现将我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法治护航,标定营商环境“航向标”
1.擦亮“万事好办”营商环境品牌。召开政企圆桌会议7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1个;开展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累计减免税费9.3亿元;精准实施“一企一策”制度,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就业之家118个,提供岗位22771个;大力推动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经营主体登记业务“一日办结率”达100%,实现全流程全环节提速;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解答问题和办理业务共5869件,为新办纳税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套餐式服务;持续优化惠企政策兑现,兑付惠企资金12387万余元,助力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2.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执法部门在作出处罚决定前,把适用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的案件推送给该企业相对应的商(协)会,充分听取商(协)会意见。当行政执法部门或企业对商(协)会第三方评估意见有争议的,再启动经济影响专业评估,评估报告为行政执法部门作出执法决定提供参考意见。目前共受理诉求423件,督促421家涉案企业完成整改依法经营,帮助企业减轻行政处罚1525万元;完善入企检查机制,继续推行《万载县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规定每月1-27日为企业安静生产期,特殊情况确需进行执法检查的,必须事先报送涉企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并经县营商办和县工业园报备。
3.专项整治精准发力“补短板”。严查负面典型案例,持续开展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专项重点整治行动,对损害营商环境的33种行为坚决“亮剑”,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予以坚决公开曝光、严肃追责问责,今年以来共查处损害营商问题62起82人、处分47人;紧盯重点行政执法领域,在“抓规范、优环境”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中坚持刀刃向内,主动聚焦线索核查,彻查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排查出5个突出问题,对查摆的问题及收集的线索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严肃整改问责,整治顽瘴痼疾。
(二)多点发力,筑牢依法行政“压舱石”
1.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把政策文件审核关,严把行政规范性文件纠错关,开展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审核县政府各类文件,出具《合法性审核意见书》18份,向市政府、县人大报备规范性文件9件,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文件116件,其中继续有效50件,修改8件,废止58件。清理结果已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已以县政府文件向社会了进行公布。
2.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利剑”作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坚持督察和基层减负相结合,开展2024年度法治建设实地督察暨2023年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赴20个行政执法单位开展实地督察,针对法治领域重点工作逐项“把脉问诊”;紧盯重点行政执法领域,评查行政执法案卷17件,在评查中找问题、补短板、树典型、立规范,不断提升办案质量和案卷水平,以法治赋能助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3.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行政执法铁军。严格做好行政执法资格管理,扎实开展执法资格在线考试工作和行政执法证件清理工作,2024年我县新增行政执法人员59人、收回销毁证件184件;扎实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全县692名执法人员在法治教育网在线学满60学时,将网络学习的进度和效果于年中印发通报至各单位,同时纳入2024年度全面依法治县考核指标,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工作人员能力素养。
(三)法治为本,谱好社会治理“协奏曲”
1.夯实矛盾纠纷化解根基。促进矛盾纠纷与信访工作融合,成立县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律所说事”调解中心,打造矛盾纠纷化解“集散地”。大力培养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人民调解员队伍,县乡两级共建立调解队伍143支,选聘人民调解员678名。今年以来,县乡村三级共受理矛盾纠纷12607起,化解12094件,化解率95.93%,其中人民调解员化解4690起,占化解总数的38.78%。
2.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推动府院良性互动常态化制度化,抓牢抓实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重点任务。发挥复议调解功能优势,促进涉企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在办理涉民营企业复议案件时,注重发挥复议调解作用,今年共审结行政复议案件91件,其中直接纠错6件,案前调解4件,收到群众感谢锦旗2面。
3.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组织开展全县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履职报告评议,走好新时代全民普法的群众路线,推动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紧扣“3·15”、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采取集中宣传、知识竞答等多形式开展活动,开展法治宣传240余场,法治讲座48场,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加强法治阵地建设、法治教育培训,依托“百场公益基层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等,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在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以法治方式破解法治领域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法治队伍力量不足,行政执法整体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距离。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
(一)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召开十五届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9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述法,统筹推进全县法治建设工作;召开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会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业务培训会,强化全县“一盘棋”意识,加强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水平,促使我县法治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二)以学法用法为抓手。全面落实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和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内容;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通知》,推动各地各部门每年度制定学法计划、进行集中学法;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法治培训,将“两委”干部纳入“法律明白人”骨干培养,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
四、有关意见建议
(一)全面统筹推进法治建设。持续加强依法治县工作统筹,科学研判法治政府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万载实际,在执法、守法、普法上全链条发力,巩固法治政府建设成果,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健全各部门参与支持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体系,创新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宣传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氛围。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解决全县法治政府建设的难点堵点。
五、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县将进一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发挥法治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执政能力,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行政复议监督,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按照创建标准积极谋划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