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比三争”活动开展以来,万载县乡村振兴局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持续发扬“干就干得最好、做就做到极致”的拼劲闯劲,保持敢创全省一流的精气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在前列。
严机制,压责任,凝心聚力抓巩固。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严格落实中央、省委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切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继续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工作要求。二是严格督导考核。对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各帮扶单位分类分层次开展巩固脱贫成果考核评估,每月抓住一个行业部门考核主题,每季度开展一次监测调度,每年开展三次实地督导考核,推动全县巩衔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协助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持续聚焦整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办事推诿扯皮和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衔接资金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为打造赣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县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稳政策,盯核心,精准发力攻难题。推广“五化”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需纳入监测对象的认定时间,缩短为10个工作日完成;对突发严重困难需统筹民政临时救助资金、启动防返贫保理赔的,在2个工作日完成;对符合消除风险条件的监测户,设立半年的“观察期”;对县级批准新识别监测对象,需在10天内制定有针对性帮扶计划,进一步筑牢全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的防线。同时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兜底等民生保障政策落实落地,持续巩固提升帮扶成效。
促优化,创亮点,提升能力显特色。一是搭建“1+3+N”扶贫(衔接)资产后续管理云平台系统。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系统双结合,运用互联网对项目资产维护和管控进行实时数据监控。积极推进“互联网+扶贫(衔接)资金项目管理”,为全县扶贫(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提供新方式、新抓手。二是全面落实“有求必应”管理服务机制。在全县35个集中安置点持续推进“有求必应”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为宜春市继续争取国务院督查激励做实工作基础。三是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与南昌大学结对开展校地合作,突出“政治性、创新性、实效性”要求,强化统筹联动,注重资源整合,推动乡村共建共享、校地双兴双荣,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补齐乡村建设人才短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