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发改委>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发展规划

关于万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关于万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2年2月27日在万载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万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卢秋霞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关于万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上下按照县委“融入宜春、聚力园区、双城联动、特色彰显、宜业宜居”的工作思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济总量稳步提高,民生事业继续改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运行。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40.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7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114.19亿元,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104.4亿元,同比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9.1:47.49:43.41。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32.59亿元,增长13.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8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9亿元,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7%;外贸出口4.34亿美元,增长74.3%。实际利用外资9138万美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8.6亿元,增长8.9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4亿元,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40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2元,增长8%。

(二)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现代农业提档增收。粮食总产量26.6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4.25万亩,果茶总产值5600万元,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0.65万亩。生猪存栏38.61万头,出栏61.59万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7.77亿元,增长6.3%。稻渔综合种养新增面积3100亩,渔业经济总产值7亿元。有机富硒产业稳步发展,建成富硒农产品基地15.1万亩,有机富硒产值达65亿元,落实“宜春大米”基地5万亩,有机认证面积41.2万亩,新增富硒产业示范基地5个,万载百合康乐鸡成功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度3.5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部完成验收,2021年度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开工,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达66.75%。新型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全省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5家1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成效,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区各项建设有序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城防洪工程(二期)、山塘专项整治、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等项目已验收。营造林计划任务超额完成,其中人工造林1.44万亩,封山育林1.59万亩,国有林场外造林0.56万亩,退化林修复3.67万亩。

二是工业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紧扣“1+3+N”新型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南氏锂电、睿达新能源、声佳电子、华尔升科技等企业快速发展,南极光电子、华瑞新能源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新能源新材料营业收入80.65亿元,增长55.74%;电子信息营业收入38.33亿元,增长15.17%;有机(富硒)食品营业收入33.62亿元,增长11.92%。花炮产业朝着安全环保方向发展升级,全县实现花炮产值111亿元,增长29.4%149家企业第五轮整改到位成功组织举办全省烟花爆竹订货会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强,企业梯次培育有效实施,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方向进一步明晰。园区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园区现有99家规上工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完成321.78亿元,增长34.47%,总产值完成316.56亿元,增长28.48%,利润总额32.33亿元,增长35.9%;工业园化工集中区获批省级化工集中区高端制造产业园规划厂房56栋,园区基础设施短板得以提升。培育创新主体及平台力度加大,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成功申报省“揭榜挂帅”项目2个、荣获省科学进步二等奖项目1个;引导华尔升科技、声佳实业、猎鹰烟花、汇鑫源礼花等4家企业进行智能化技改,恒晖大农业成功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睿达新能源认定为2021年度省工程研究中心

三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消费需求拉动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8家,比去年新增7家营业收入8.59亿元,增长20.28%。全县电商网络零售额3.9亿元,增长28%,其中实物网络零售额3.27亿元,增长34.39%。投资11亿元的江西供销(万载)冷链物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有望在2022年上半年开工。文旅融合发展势头良好,接待游客数达到1050万人次,增长16.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增长8.1%。万载古城景区获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被认定为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馆获全国二级文化馆,仙源村、槽岭村、宝石村等6个红色名村成功创建。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等五处国保旧址工程完成复原陈列,红色题材独幕花灯戏《李更探监》在全国展演。养老服务体系得到完善,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建设以及敬老院改造加快推进。房地产开发形势良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32亿元,增长37.19%;销售商品房面积45.36万平方米,增长41.7%。物流货运产业高速发展,G220绕城一级公路已建成通车,淖源至界岭县道升级改造、宜万同城快速通道加速推进;完成乡、村道拓宽项目2个,危桥改造建设2座。

(三)项目投资“压舱石”作用明显。

一是项目建设、项目储备支撑有力。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储备管理制度及政府投资管理制度。我县共有63个项目对接国家重大工程包,总投资510.6亿元,其中有13个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总投资325亿元。“项目大会战”行动成效明显,59个纳入全市清单管理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1.9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3.5%。其中,28个省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68.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0.6%。二是各类资金的争取得到加强。全县通过各部门渠道争取各类上级无偿资金投资7.66亿元。人民医院西院、中医院康复保健楼、五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9.12亿元。充分利用企业AA评级,向资本市场直接筹措资金,启动万投集团非公开发行10亿元公司债券工作。三是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明显提升。以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重点持续招大引强,全县共签约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59个,签约金额117.45亿元,开工率69.5%,注册率96.6%,进资项目占比率96.6%。共引进亿元以上35个,其中20亿元以上2个,分别为华麟光电和玖能新材料项目。

(四)改革开放进一步释放活力。

一是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如期全面上线。信用中国(江西万载)网站正式启动,建立“双公示”数据相关制度。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发展环境专项整治,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建成投入运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容缺+承诺审批、“一站式”审批。园区加快全链赋权和财政体制改革,落实“拿地就开工”机制;株潭镇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实现更多事项“零跑腿”。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划转行政审批事项187项设立市场准入、工程报建等五大类“一窗式”综合服务窗口。完成农业供水价格、污水处理收费、课后托管服务收费标准定价成本监审。持续建立健全殡葬管理体制,相关指标达到上级规定要求。

二是不断深化开放合作。全力落实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融入赣西转型升级发展等国家、省战略。积极参加在遂川县举行的以“赓续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第六届湘赣边区域开放主题联席会,加快了融合步伐。继续深入推进湘赣边开放合作,加强了红色文旅、烟花爆竹产业、“湘赣红”品牌共建、教育与医疗资源方面的合作。形成了一批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重大事项拟签订的合作协议重大经贸合作项目。配合湘赣边烟花爆竹产业发展委员会工作,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获评全国第二。设立出口创汇奖和外资现汇奖,形成激励机制,力促出口稳定增长。采取“互联网+外贸”模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上海进博会、美国NFA国际烟花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

(五)“宜居”城乡建设扎实开展。

一是完善县域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按上级部署稳步推进“三线划定”成果第二次上报到国家审定;三兴镇、仙源乡等13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已启动,以黄茅镇江夏自然村为试点开展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已启动。二是推进城镇建设。启动“双城联动”一期项目。按照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个2319户,南部新城“一纵两横”、衙背山路、纵一路北段、田下路北段、宝塔西路西段等道路通车。棚户区改造、公租房保障、人防体系建设等工作成效明显。三是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全面启动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一脑统筹、一屏总览、双城联动、全域赋能”的智慧万载框架。编制完成5G发展规划,加快移动物联网设施部署。四是着力创优城环境。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朝着市场化、正规化、现代化方向构建。按照创建文明县城省标要求,聚力打响环卫创建攻坚战。积极开展城市增绿行动五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86个新农村建设点全部完成“七改三网”建设。完成了186个村点整治任务,创建1条美丽宜居示范线,茭湖乡、高村镇被评为江西全域美丽乡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整治,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处理。着力抓好户厕摸排工作,全面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提升。

一是空气、水、土污染防治得到加强。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8%,主要河流断面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全面清查涉水企业污水管网建设完善了“一企一档”;农村日供水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夯实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持续推进高排放柴油车和黑烟车管控。严抓土壤、固废、塑料、农业面源环境污染防治,开展危废、化工、涉重等重点企业专项检查。加强了全县声环境质量监测。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现。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成功创建首批“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试点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排查出“两高”项目33个,覆盖煤电、建材、有色、化工四个行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成上级下达的能耗“双控”任务。持续落实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把牢能源消费强度、总量“双控”关口。加强重点用能企业在线监测,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新能源项目、天然气长输管网宜万支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推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完成50个固定观测点选,建成稻菜轮作模式示范基地2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我县生态红线调整后面积为41253.91公顷。

(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生福祉稳步攀升。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按照中央设立5年过渡期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开展“三类人员”摸排和帮扶。注重造血,多措并举抓产业,批复产业项目133个。规范光伏收益分配方式,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管理。形式多样促就业,掌握脱贫劳动力就业务工监测信息,加强扶持、引导和培训,与企业达成务工意向840多人,安排公益性岗位1994个。探索实施“一村一社”“一村一品”等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新举措。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实施乡村通畅工程、供水保障工程、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批复基础设施项目71个,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均衡快速发展。

民生福祉稳步攀升。一是就业创业快速推进。城镇就业率96.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50”人员就业人数、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均完成年度任务。鹅峰乡、马步乡高质量就业乡镇株潭镇株山村等4个高质量就业村创建试点成效明显。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万多人,机关事业参保人数1万多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23万多人。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得到提高,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与临时救助得到加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三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共规划改扩建校舍27856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30200平方米。县三中改扩建项目加紧推进,5所城区小区配套幼儿园完成主体工程或交付使用3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和5个村幼儿园建设已交付使用。四是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稳妥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县中医院综合大楼建设按期完成主体工程。不断完善全面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乡镇卫生院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全面推进。五是退役军人事务、残联、妇女、史志、应急管理、气象、市场质量监督管理等其他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不大,高产值企业少;产业结构不优,集聚度不高,花炮产业支撑力不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园区设施配套起点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二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较低,发展方式较粗放;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短缺。三是开放型经济面临挑战。招商引资项目结构不优,引进的主导产业大项目不多;项目履约率较低,出口产品结构有待优化。四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凸显。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刚性支出连年增长,重点工程项目投入加大,到期政府债券还本付息压力加重。五是在碳达峰和能耗“双控”的背景下,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不少难题,对产业发展质量、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耗强度进一步下降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三、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省委建设“创新江西、富裕江西、美丽江西、幸福江西、和谐江西、勤廉江西”和市委建设“江西综合实力强市”目标,按照“融入宜春、聚力园区、双城联动、特色彰显、宜业宜居”工作思路与“奋起赶超跨越,勇争全省一流”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实施高质量发展首要战略,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坚定不移主攻、强攻工业,系统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工业强、城市美、生态优、民生好”新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259.7亿元,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3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23.68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13.49亿元,增长8.7%。财政总收入35.68亿元,增长9.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2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调优三次产业比例,2022年三产比预计为8.7:47.6:43.7。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完成下达目标。

——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808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10元,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 %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发展,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实际利用外资9600万美元;外贸出口达5.64亿美元,增长30%。

四、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投资需求

全方位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力争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全市前五。是聚焦重点产业开展招大引强。引进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重点关注行业内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树立“谈发展必谈项目”的意识,探索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利用外资招商。二是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全面落实“项目大会战”决策部署,把稳投资作为“六稳”工作的重中之重,各要素保障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入统、早投产。三是高水平谋划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力争更多“国字号”“省字号”重大创新平台落户万载。发挥我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力争更多重大交通枢纽、物流枢纽和关键网络节点布局万载。抢抓国家“两新一重”建设机遇,聚焦重大优势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投资领域,争取更多项目入国家计划。围绕应对老龄化和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谋划建设好养老、医疗、托幼等服务体系和设施。四是加强跑项争资、项目融资工作力度。密切关注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与投资动向,积极对接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包,努力争取中央、省级无偿资金以及地方专项债券。全力支持万投集团提高市场运营能力

(二)主攻强攻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一是持续做好政策指导。深入实施“1+3+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围绕工业强基项目攻坚产业升级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2021-2023)实施方案,落实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等惠企政策,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二是持续加强企业培育。实施企业梯次培育,重点支持南氏锂电、睿达新能源、华尔升、昌圣科技、千年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倍增发展。建立健全小微企业成长辅导机制,挖掘工业潜量。继续促进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与橡胶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三是推动花炮产业规模生产。推动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拓宽花炮企业融资渠道,推进株潭花炮原辅材料集散基地等重点平台项目建设。推进花炮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创建万载县花炮科技创新中心。筹划好第五届国际花炮文化节。四是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力争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亿元、财政税收10亿元。成功打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在企业用工、用电、融资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三)抓好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一是抓好结构调整,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产量,确保粮食产量在30万吨以上。稳定生猪存栏、出栏,扩大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好地方品种“三黑一黄”等畜禽,做好“整县推进肉羊产业项目”与国家级“万载番鸭”品种资源保护项目实施。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维护渔业捕捞秩序。持续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响有机富硒品牌,加快推进恒晖大农业、亚太中商万亩富硒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二是落实农业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完成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山区乡镇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完成100个固定观测点建设。抓好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三是抓好造林绿化,培育森林资源。完成1.1万亩人工造林、0.6万亩封山育林、2.7万亩退化林修复。四是抓好水利项目的实施。完成五河治理高城、株潭、潭埠镇防洪工程以及24座小(2)型水库遗留问题建设竣工验收,推进城区双水源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整体推进县、洪患村镇河流综合整治试点建设

(四)深挖消费潜力,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是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教育研学、特色文化、绿色休闲康养及观赏沉浸式旅游品牌。举办好第五届百合旅游文化节、第三届中国傩文化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挖掘“非遗”项目,做好省、市“非遗”项目的申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新建鹅峰社区、马步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迎接第七次全国图书馆评估定级。二是搞活流通促进消费。启动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完成城东农贸市场、康乐街道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完成服务业企业入规10家以上,培育商贸龙头。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类展销会,引导更多企业到省外开拓销售市场。加强与各行业协会、龙头商贸企业联动,鼓励企业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规范引导餐饮业品牌建设,激活美食消费潜力。加强电商人才培训,引导电商企业加快集聚。三是继续加强城乡交通物流项目建设。开工建设S222高村至三兴公路改建工程,完成X843石前岭至宝石村路面改造4座危桥改造工程;完善G220绕城一级公路、宜万同城快速通道、淖界线县道升级改造及专项公路等项目建设。四是加强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大商品住房预售行为监管与检查,引导消费者理性购房。

(五)做优做美城市,建设宜业宜居家园

一是提升规划科学性、前瞻性和先进性。着力编好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自然资源、水利、城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沟通,编制完善各类专项规划。合理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绿色建筑发展、历史街区保护等用地规模。二是实施好城市提标工程,强力推进“双城联动”一期项目。按照分期建设和梯度开发的计划完成“双城联动”一期项目的设计、立项、报建等前期工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行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三是完善棚改后期工作继续抓好一、二期棚改商铺选房、结算、交房工作,加快推进荷塘小苑和墨香园两个安置小区建设。启动第三期棚改安置房建设工作。四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部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南部新城“一纵两横”道路附属工程建设和老城区4条道路建设。按期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绿色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附属工程建设。加快完成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锦秀苑小区商品房项目建设。新增城区停车位3700个。

(六)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践行“两山”理念,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积极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减排潜力,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完成我县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编制,逐步淘汰高耗能落后企业,探索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的解决办法,打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战。二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控制PM2.5排放,主要河流断面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染物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指标。巩固提升省级生态县创建成果,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加强“智慧环保”建设。严抓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实行“一票否决”。严抓水环境污染防治,推进锦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乌溪河污水管网建设;继续推进河长制工作,加强水行政执法监管。严抓建设用地污染状况调查和污染风险评估,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保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严抓环境监管执法,加强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生态环境监测。三是抓责任落实,着力守好耕地红线。做好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状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乱占耕地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全县问题图斑的查处,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继续做好土地及矿产违法整治工作,着力规范用地秩序。四是保护森林资源。继续推深做实林长制,持续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强化林地、生态公益林以及野生动植物的管理,严格执行采伐和林地限额制度。

(七)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创造幸福品质生活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对照“四个不摘”和“四个不减”要求,做好防贫动态监测,继续执行派驻制度。继续抓好产业就业致富增收、搬迁后续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志智双扶等工作,推动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进一步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实现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调整和完善城乡困难群体待遇保障政策。二是扎实做好就业与人才工作。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扶助,确保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精心组织第五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发放创业贷款,支持工业园区企业贴息贷款。继续开展市、县级高质量就业乡镇、村(社区)创建。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人才培训合作。三是推进民政事业向前发展。落实好社会救助各项保障政策,稳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做好城乡低保新增与清退。完成社区嵌入式护理院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制度建设并投入运营,加快推进乡镇敬老院项目设施建设。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和救助保护机制。继续抓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完成县级殡仪馆和公墓主体建设。四是推动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其他社会事业优质发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完成江工、凤凰御景、城北佳园等幼儿园建设,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强中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合作。持续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完成县中医院综合楼建设,启动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万载县人民医院)。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各项工作,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五是做好各类风险防范、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应对新生自然灾害、疫情防控、慢性病预防、地方病预防、气象等应急能力建设,做好花炮安全生产、市场质量监督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禁毒等其他社会事业工作。

(八)继续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管理,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特别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的管理;健全园区独立财政管理体制。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建设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县;全面推进安商“红黄榜”制度,完善“营商专员”帮扶机制,开展好“一对一”驻企帮扶,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加强营商环境指标考核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梳理部门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推动审批事项向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实现“审管分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等改革举措。利用好信用中国(江西万载)平台,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电力价格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完善教育、养老、殡葬等公益性服务价格机制,清理规范各行业收费,落实好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优惠政策措施。倡导生态安葬,建立和完善农村公益性公墓入墓台账和管理制度,确保骨灰生态安葬率达到100%。

积极扩大开放合作。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快与周边湖南省内各县市的开放合作,努力闯出内陆双向开放新路子。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启动S308改造提升前期工作,加快主要县道升级改造。积极建设以株潭为中心的西部乡镇湘赣边发展先行区。加大湘赣边区域农产品种养合作、红色旅游合作。开拓市场,保障进出口稳步增长。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重点展会,加强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搭建开拓国际销售渠道的线上平台,引导企业做好展前对接、线上推介、远程洽谈。帮助企业早日实现出口,力争培育2家大型出口企业。

各位代表,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瞄准目标、担当实干,为建设富强美丽和谐宜居新万载而不懈奋斗!

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22年2月24日印

共印600份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