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财政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财政资金>财政收支

万载县2022年1-12月财政收支情况及分析解读

访问量:

一、1-12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

1-12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85527.6万元,比上年增收59658.8万元,增长18.3%。税收收入完成317892万元,比上年增收46747.9万元,增长17.2%,税收占比为82.5%。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095.5万元,比上年增收14246.8万元,增长8.6%,税收占比为62.2%。税收收入完成111459.9万元,比上年增收1335.8万元,增长1.2%。非税收入完成67635.6万元,比上年增收12910.9万元,增长23.6%。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1-12月,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0952万元,比上年增支31459万元,增长6.3%。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况

1-12月,全县实现基金收入359647万元,比上年减收80039万元,下降18.2%。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33997万元,比上年增支56268万元,增长14.9%。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及分析解读

(一)攻坚克难抓征管,财政收入稳中有增

今年以来,我县财税部门顶着疫情防控和减税降费双重压力,积极组织收入均衡入库,地方收入持续稳步增长。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9095.5万元,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的100.6%,同比增长8.6%。

1、收入质量稳步提升。全县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比重82.5%,从结构上看,受益于国内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全年税收指标总体呈现稳定复苏的态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幅除11月份外,均保持正增长。主体税收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增值税(全口径,下同)累计入库22.1亿元,同比增长16.9%,占税收收入比重69.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累计入库2.54亿元,同比增长33.8%,占税收比重8%,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2、行业税收全面回暖。第二产业工业经济有序恢复,全县工业入库税收16.72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制造业恢复较快,入库税收16.06亿元,同比增长32.7%,制造业下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入库税收4.45亿元、3.51亿元,同比增长60.8%、19%。建筑业在地产和基建投资改善带动下,入库税收2.31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产业服务业税收增幅从9月开始扭转负数局面,全年服务业入库税收13.05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贡献率过半,入库税收6.74亿元,同比增长60.8%。

(二)加大力度强扶持,助力实体经济复苏

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发放债券等政策工具“组合拳”,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1、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激发企业新活力。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企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企业稳步前行。2022年,我县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19788户达9.29亿元。其中:落实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6036户达51269万元,包含退税缓缴878户达9353万元;落实“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税费7756户达9489万元,包含减免退税1013户达1300万元;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退库207户达10782万元(其中中型企业19户退库税款6239万元,小型企业51户退库税款962万元,微型企业137户退库税款3581万元);落实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268户达9166万元;其他各项税费减免5521户达12194万元。

2、奖补政策助力企业稳生产。2022年,全县共兑现税收扶助、工业技改资金、工业高质量发展、小额贷款贴息、标准厂房企业扶助等惠企政策资金7.98亿元,惠及企业3324户。兑现企业税收扶助、工业技改资金、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管理创新、企业入规等惠企政策资金5.63亿元,惠及企业732户次。

3、信贷支持解决企业融资难。出台了《万载县“财园信贷通”续贷操作流程》,进一步简化程序,2022年财园信贷通共放贷5.5亿元,惠及企业140户,其中:园区企业53户共放贷2.3亿元、花炮企业74户共放贷2.7亿元、园外非花炮企业13户共放贷0.5亿元。截止2022年12月底在贷余额6.1亿元,惠及企业160户,其中:园区61户企业在贷余额2.5亿元、花炮企业84户在贷余额3亿元、园外非花炮企业15户在贷余额0.6亿元。

4、发行债券助推项目“加速跑”。对标20项民生实事工作清单,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安排财政资金3100余万元支持三个体育小游园项目建设。精准实施“五贷一保”扶持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稳投资作用,2022年共发行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5.127亿元,安排用于县24个重点项目建设,为我县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助力我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统筹兼顾强保障,民生支出精准到位

全县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在地方财力紧缺情况下结合“三保”等重点工作保障要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人民过“好日子”思想,树牢底线思维,兜牢民生底线,优先保障“六稳”、“六保”重点工作资金需求,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各项民生支出。2022年全县用于教育、科技、农林水、社保、医疗、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十四项支出总量达43.4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1.8%,同比增长4.7%。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12月份完成教育支出112778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学校运转、学生资助、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其中,拨付公用经费9176万元,有力保障各学校日常教学运转;落实中小学(含幼儿园)建设资金(含债券)13089万元,安排学生资助 2573.6万元等。

2、增加支农投入保障。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升级、水利薄弱环节提升、乡村振兴等,统筹资金6000万元,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水利专项资金2023万元,用于山塘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县本级安排18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青少年防溺水“护苗工程”建设。2022年,全县各级到位衔接资金8341.84万元,其中:中央3744万元、省级3412万元、市级资金825.84万元、县级360万元。

3、落实惠农补助政策。做好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208.99万元,2022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022.1万元,落实全县早稻种植补贴1294.06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09.75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462.94万元,天然林停伐及管护补助934.62万元,发放稻谷补贴1775.67万元。

4、开展“惠农信贷通”工作。2022年上级批复我县信贷计划18000万元,截止2022年12月底,累计发放贷款8317.9万元,发放贷款92笔,极大的促进了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5、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9000万元,用于今年我县300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落实管护资金694万元,用于开展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

6、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2022年我县将疫情防控支出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做到防控经费预拨付,后结算的拨付模式,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各项相关支出。2022年1-12月,县财政已拨付疫情防控经费2892万元。

(四)坚守底线防风险,债务管控持续发力

1、全方位对接做好专项债券评审发行工作。根据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九大投向领域,组织各主管部门、发行顾问对符合发行领域的项目逐一优化完善,并结合项目的专项收入等情况,合理选择重点项目申报,提高政府债券项目评审通过率,努力发挥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2022年,我县发行一般债券2.217亿元、专项债券12.91亿元。

2、严格按要求督促做好债券资金使用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债券资金的使用,由政府办牵头,与县发改委一起每周对项目建设、支付情况进行调度,随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展,密切关注省市对专债资金使用要求和其他县市动态,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政府协调解决,在相应的时间结点完成了专项债券资金的拨付使用。

3、妥善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制定了《万载县2022年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通过逐笔梳理全县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情况,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本时间,梳理出2022年到期应还本金额,并结合2022年度化债任务,对于需要提前归还的政府隐性债务,在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后,一并纳入2022年制定的化债计划中。截止年底,我县超额完成2022年化债计划。

(五)多点发力推改革,财政体制不断完善

1、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目标管理范围覆盖到所有项目资金,并将所有预算公开的部门整体支出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实现绩效目标管理部门和项目“双覆盖”。2022年县财政共批复年初预算项目绩效目标184个,涉及金额3.14亿元。积极开展2021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涉及77个部门单位,自评金额4.68亿元。

2、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全县粮食领域“小金库”暨会计信息质量专项监督检查、“三公经费”专项检查。

3、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前三季度全县在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开采购项目73个,采购金额241688.7万元。在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程序的基础上,73个采购项目全部实行“电子化招标、不见面开标”,提高采购工作效率,所有招投标信息、中标结果等采购信息必须在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告。同时开展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建设,2022年,我县通过电子卖场完成采购13749笔,累计交易金额达到13177万元。

附件: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