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养老服务关系着千家万户,既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民生大事。我县聚焦养老服务,通过新建、改造城乡养老基础设施,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今年以来,我县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统筹养老服务资源,在康乐街道三个社区启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打造高品质养老服务新阵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建成社区、务前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南门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加紧施工。

务前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前是一个闲置荒废的公共停车场。改造后将为居民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老年教育、文化体育等多元化养老服务。目前,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体已经竣工,社区群众对改造工程赞不绝口。
县住建局干部阳韵龙介绍道:“务前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150张,其中护理床位60张。我们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营造一种和谐、宜居的氛围,加快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建成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现有格局,通过改造、新建等方式,增加社区养老、便民服务等功能,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在运营模式上采用居民自治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的创新方式,鼓励居民参与,探索“党建+养老”新模式,推动构建“社会基层治理新格局”。
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现场施工技术总工程师喻小清说:“我们这个工地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动工,计划是明年7月份竣工,通过我们加班加点,保质保量,预计可以提前4个月竣工验收。”
县住建局干部毛嗣卿说道:“我们希望加入专业的护理和康复设施,引入多种文化元素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进一步推动城市人性化发展,打造养老服务新阵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民幸福感。”(记者:廖晓新 通讯员 阳韵龙)
鹅峰乡敬老院适老化改造项目于2023年纳入省、市民生实事工程,如今适老化改造已经完成,改造后的鹅峰乡敬老院,楼房耸立其间,院内绿树成荫,铺设有平整的石板路以及健身跑道,每个房间配备了独立卫生间,配套有空调、床、衣柜、饭桌椅等设施。
今年78岁的冯长寿是仙源乡人,十六年前入住敬老院,腿脚不便,行动比较迟缓,对于他来说,改造后的敬老院不仅环境更好了,居住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冯长寿说道:“改造以后,这个马桶还是有抓手的,好安全,还有坐着洗澡的凳子和暖风机, 确实是很好,对我们老人十分用心。”
据了解,鹅峰敬老院适老化改造工程,改造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房间42间,1间公共厕所,1间公共浴室,新增38张护理床,过道以及卫生间马桶旁边均安装了扶手、洗澡椅,老人们日常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鹅峰乡敬老院院长谢纯果介绍道:“鹅峰乡敬老院通过适老化改造,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入住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记者:杨生 黄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