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1.做精做优做稳烟花爆竹产业。全面完成落后烟花爆竹企业整顿退出工作,做细做实第五轮国标建设工作。确保工房安全系数高,配套设施齐全,产能明显提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现花炮特种作业全部持证上岗;加强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新机械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开展烟花爆竹产品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对花炮城和各获证花炮企业进行执法检查,规范花炮企业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
2.落实惠企政策。高位推进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实现2021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8200万元;落实好“科贷通”业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科贷通”贷款2000万元;争取推动10-20个企业办理财园信贷通融资,融资目标为3000-6000万元;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市监部门会同金融部门搭建银企合作桥梁,对符合条件的融资企业由财政贴息资助支持,力争2021年全年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高于上年。
3.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围绕工程建设、教育、医疗、体育等重点领域,开展市场准入门槛专项清理活动,推动“非禁即入”落实落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和重点外资企业联系制度。制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实行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制度,并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文化执法、劳动监察等领域,探索实施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
4.提升进出口贸易水平。兑现2018-2019年工业企业奖励,对2020年外资企业现汇进资和外资企业出口创汇进行奖励。帮助在我县依法注册、并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并对当年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申请2021年省级、市级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实现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不含国内运输段)不超过26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不超过0.8小时,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强化“七类人员”动态监测帮扶,保持兜底救助类政策稳定,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保障惠普性政策,加强易地搬迁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带动脱贫群众增收效果,多措并举促进低收入人口稳岗就业。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约6000万元,持续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为3万名已脱贫人口购买精准防贫保险。
6.开展2021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其他脱贫户、农村低保边缘户)住房安全,按照危改户申请、乡村两级审核的程序申报。
7.拓展集体经济发展途径。跟进落实“1+3”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城东农贸市场、龙山夜市等项目开业运营,鼓励和支持花炮重镇和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建设村集体经济商贸体;探索推动村干部绩效工资与村级集体经济挂钩;鼓励各乡镇(街道)结合各村实际探索“一村一品”发展产业。
8.推进电商消费扶贫,开展惠农合作。打造“政府+企业+品牌+合作社”的惠农项目发展模式,挖掘本地优质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为合作社解决“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等难题。
9.扎实推进2021年新农村建设。完成92个省建点、94个自建点建设,提升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对1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7个无重点帮扶村的乡镇分别按50万元/村和30万元/村完善基础设施,助推乡村振兴。
10.加快建设新时代“五美”乡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行动、产业富民推进行动、文明乡风培育行动,持续补齐脱贫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创建白良镇锦江村、双桥镇黄源村、白水乡月形村、仙源乡高岭村、岭东乡兰田村5个村为省级森林乡村。
11.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农田水利冬修特点,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约1.05亿元,完成全县高标准农田3.5万亩建设。
三、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12.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推进红色名村的开发利用,大力打造湘鄂赣革命纪念馆红色研学基地和“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红色研学品牌;加大对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力度,做好万载仙源湘鄂赣省红色中心医院旧址等革命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编制并打造好万载湘鄂赣红色之旅,唱响红色文化品牌,推进红色小镇建设。
13.创新开展红色宣传。做好红色革命题材戏剧《李更探监》全国巡回展演。以万载本土红色故事、人物原型“龙松泉”为基础创作,打造万载本土红色故事题材情景剧《龙湖星火》。
14.优抚英烈后代。实施革命英烈后代关爱行动,开展困难烈属家庭扶助活动,常态化开展“我替烈士回家看爹娘”活动,依托“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与烈属建立连心机制,帮助烈属解决实际困难。
四、保障基本民生
15.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城乡教育供需矛盾,化解我县学校大班额现象。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约2.7亿元,完成县三中改扩建,新建县五小、县六小,完成城北佳园小区、龙湖小区、凤凰御景小区、新源小区、江工安置小区等5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和白良、茭湖、高城3个中心幼儿园,赤兴花桥、株潭上坊、株潭枣木、黄茅永安光明、仙源新市5个村幼儿园建设。
16.提升医疗保障能力水平。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我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约6200万元,完成万载县中医院综合楼项目主体建设,设置传染病平战结合转换床位137张。
17.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和养老介护培训。完成救护员持证培训1150人,普及培训10000人次。完成养老介护员持证培训40人,普及培训400人。
18.加强养老服务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食堂和敬老院改扩建、新建力度,打造老年宜居社区;加快兼顾老年人需要的智慧社区建设,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19.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改变城市面貌,展现城市新气象,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约4638万元,完成万根竹小区、小北关小区、阳乐大道小区及县政府宿舍、后脑冲小区、水管头小区、施家脑小区、宝塔东小区、联星居民区小区、两路巷小区、老橡胶厂小区、康乐居民小区等11个老旧小区共2319户改造。
20.完成第三期棚户区改造项目。提升我县城市形象和品质,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2021年计划完成荷花塘地块、十字㘵周边地块、马步邓家岭地块共计448栋、665户被征迁户的协议签订和搬迁工作。
21.完善绿色殡葬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我县殡葬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约1.5亿元,于年底前完成县级殡仪馆和公墓主体建设,新增墓穴用地396亩。
22.增强居民用电保障能力。满足万载中心城区城北佳苑、锦江御景、碧桂园等居民小区用电需求,解决县城10KV线路条数少,单条线路接带配变容量过大等问题。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约8863万元,完成110KV东门变电站主体工程,新建110KV线路15千米。
23.增强农村供水能力和饮水安全。对黄茅、株潭、双桥、罗城、白良、高城、赤兴、岭东、仙源、马步、白水、岭东、茭湖等乡镇集中供水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加强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
24.增强城区天然气供应能力。降低我县人民群众生活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由省天然气公司投入约2.7亿元建设宜万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年底前完成马步乡阀室和万载末站新建,建设供气管线14.71千米。
五、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
25.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全力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功能,加快推进“赣服通”4.0版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无证办理”“无感办理”。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行“一件事”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帮代办”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性窗口代收代办。
26.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对标行动,坚持定期召开政企圆桌会议,健全企业与政府部门“面对面”问政询策机制,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强化协同监管、联合监管。
27.在工业园建设一站式审批中心。上门为企业送达绿卡,宣传惠企便企和园区一站式审批服务政策。为企业办理工程审批许可,解决企业“办事难”、“跑路难”问题,力确保企业“园内事园内办”和“只跑一次”。
28.开展公证服务便民行动。对老弱病残等出行不便的群众,实行上门服务,在节假日实行预约服务,优化公证办理流程,做到精简审查时限,缩短办证时间,节省办理成本,提高办证效率,切实做到“让群众少跑腿”。
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9.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快“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建设,每个自然村不少于2个摄像头,每个行政村不少于5个摄像头。深入开展“五员联动,共创平安”活动,做好政策法律宣传、民情收集、纠纷调解等,重点开展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实施“八五”普法,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突出违法犯罪和治安问题专项打击整治机制,推进扫黑除恶长效常治。
30.旅游民宿规范化管理,指导旅游民宿办理各类证件。推进全县8家旅游民宿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四个证件的办理。
七、创建文明城市
31.加强城市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县域空气质量,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提升软硬件设施环境,做到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物处置和综合利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扎实开展限塑行动。
32.培育良好城乡文明。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策划组织各类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农村陈规陋习。
八、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33.方便农村群众出行。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改善农村群众出行交通条件。2021年完成计划投入资金约1.34亿元,完成淖源至界岭县道升级改造、杭桥至罗城公路(杭桥至卢州)段等3条公路改造;完成研陂至双桥县道路面改造等3条农村道路建设;完成潭埠镇池溪村野狸窟桥、株潭镇同胜村桥头桥、潭埠镇茵果村雄狮桥等3座危桥改造。
34.完善城区路网建设。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使新、老城区路网布局更加合理,交通出行更加顺畅。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约4.75亿元,完成谢灵运路、万根竹路、东大路、沿河东路、阳乐大道北延伸段等5条老城区道路建设;完成环湖南大道、康南路、龙湖路等“一纵两横”3条新城区道路建设;完成城东路拓宽、北环路、横一路、谢灵运路北段等4条城北佳园周边路网建设。
35.完成绕城公路改造。缓解过境车辆对万载县城的交通压力,改善城区群众出行交通条件。2021年完成计划投资约7.5亿元,继续推进G220万载绕城一级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起于鹅峰乡石狮里万载县煤矿前,终点位于马步乡银田村万宜高速万载连接线,路线全长14.7584公里,计划2021年年底前完成道路工程建设。
36.提升交通安全治理水平。解决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事故多发等高风险路段排查整治行动,严查酒驾醉驾等重点交通违法和逆行闯红灯乱停乱放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完善护栏、标牌、标线等道路基础设施及停车场、路灯等道路配套设施。
中共万载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2021年6月29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