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读《万载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出台目的
经调查统计,我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3处,滑坡12处,崩塌1处;一般灾害隐患点961处,其中,滑坡隐患点809处、崩塌隐患点148处、泥石流隐患点4处。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县2023年汛期部分地区可能发生洪涝或内涝,地质灾害风险较大。通过分析,我县将地质灾害风险划分为3个高风险区、2个中风险区、3个低风险区。
图1 万载县地质灾害风险分区图
表1 万载县地质风险性分区表
名 称 |
分布面积(km2) |
占全区面积比例(%) |
区号 |
面积(km2) |
备 注 |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B) |
347.44 |
20.27% |
B1 |
59.95 |
高村镇黎源村-同心村高风险区 |
B2 |
259.86 |
赤兴乡书堂村-仙源乡南部-茭湖乡大部-高村镇岐源村高风险区 |
|||
B3 |
27.63 |
马步乡泉塘村-银田村-康乐街道十字布村-鹅峰乡益莲村高风险区 |
|||
地质灾害中风险区(C) |
872.65 |
50.91% |
C1 |
637.1 |
黄茅镇大部-白水乡潭埠镇北部-双桥镇北部-白良镇-罗城镇-高村镇中风险区 |
C2 |
235.55 |
岭东乡-高村镇-鹅峰乡西部中风险区 |
|||
地质灾害低风险区(D) |
493.91 |
28.82% |
D1 |
493.91 |
株潭镇-双桥镇中部-白良镇中部-三兴镇-县城周边低风险区 |
为切实做好2023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2023年全县地质灾害“零伤亡”的目标任务,万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宜春市自然资源局下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了《万载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万府办字2023〔8〕号)(以下简称《方案》),用于指导全县开展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重要举措
(一)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在汛期来临之际,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对本辖区、本系统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构造复杂区域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建立明白墙、树立警示牌、设置临灾预警信号,确定监测责任人及日常监测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
(二)执行汛期提醒、值班制度,保证防灾信息畅通
在主汛期、持续强降雨和台风引发暴雨等极端天气期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及处置期间,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严格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期间要加强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及稳定性差、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监测。
(三)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系统,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报县自然资源局备案。同时,要完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救援队伍,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配备地质灾害防治设施,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四)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
对规模较小、危害较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应急排险,消除隐患;对规模较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勘察的基础上实施工程治理;对防治迫切,但治理技术难度大、经济上不划算、自然条件不适宜人居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实施搬迁避让。
(五)开展全县中小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
逐一排查,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山区中小学、幼儿园,要及时编制防灾预案,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动态监测,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师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
(六)加强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安置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控切坡建房。
要加强农村切坡建房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自然资源局要按照相关规定,从节约耕地、有效规避灾害出发,把好农村和集镇建房用地审批关,丘陵山区严格控制切坡建房,严禁高陡切坡建房。
(七)落实工程危险性评估,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
地质灾害预防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对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新建矿山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该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文件执行期限
该方案的执行期限为2023年3月20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文件链接:
解读人:万载县自然资源局 邓金贤 联系电话:0795-726199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