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乡镇街道信息公开目录>高村镇>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解读回应

手机互动图文--《高村镇突发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访问量:

关联稿件:

     防灾减灾,造福一方。为切实提高突发性防灾减灾工作应急救助能力,不断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救助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规范救灾工作行动,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结和我镇实际情况,本次制定了相应工作方案,为方便各位直观理解,本次使用了互动图文解读,请各位扫描二维码。



(扫描该二维码即可互动)

(下文为文字解读)

文件背景为切实提高突发性防灾减灾工作应急救助能力,不断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救助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规范救灾工作行动,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防灾减灾工作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基本情况高村镇位于万载正北部。地域面积218.13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全镇现有总人口1.6万,防灾减灾工作主要为洪涝(点击查看详细)风暴(点击查看详细等防灾减灾工作。

预案启动条件:本镇境内一旦发生大或特大防灾减灾工作,即由镇政府宣布启动本预案,受灾的村(居)委会预案同时启动,采取应急救助措施,确保24小时内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处。

救灾准备:


    救援人员的组成:紧急救援队伍主要由镇村干部、党员和群众组成。重大灾害由镇申请县人民武装部协调民兵参加抢险救灾,镇卫生院组织医疗队参加抢救伤员;

    救援物资的储备:紧急救援物资包括抢险物资和救 援物资两部分。抢险物资主要包括抢修水利设施、抢修道路、抢修电力、抢修通讯、抢修伤员和其它抢险所需的物资。救援物资包括粮食、方便食品、帐篷、衣被、饮用水和其他生存性救助所需物资等。抢修物资由公路、供电、电信、卫生等部门储备和筹集,救援物资由民政部门储备和筹集;

    灾害预警:各类防灾减灾工作发生时,由镇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发布灾害预警。

救灾应急领导小组职责:本次设置了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位领导班子为组员,小组设置在镇政府,负责通报灾情,传达贯彻省、市、县、镇各级政府抗灾救灾工作的各项指令,及时组织制定救灾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协调、检查本镇的救灾工作情况。


救灾应急反应执行机构职责:

    1、风险评估组职责:风险事件发生之后,负责对于风险事 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 行量化评估的工作。负责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保证镇日常工作、 生活正常开展,确保镇人群生命安全。在工作过程中做好领导小组总指挥工作。

2、宣传教育组职责:做好宣传,教育、疏导工作。查明事 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认定事故性 质和事故责任,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建议;提交事故调查报告,送风险评估组报镇灾害事故现场处置指挥部,控制事态发展。

3、灾害预警组职责:在确认可能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 警信息后,应及时开展部署,迅速通知各有关单位和部门采取 行动,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灾害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当地质 灾害发生时,要密切关注事态进展,根据地质灾害的发展状况 和严重程度,及时将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4、灾害巡查组职责: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监控事故主要责任人及相关当事人。

5灾情上报组职责:及时收集掌握信息,将突发性灾害事 故情况立即报告指挥部,并准确地作好记录,负责有关信息发布。

6、转移安置组职责:负责灾害所在地的受灾居民转移,安 置到安全的避难场所。做好受灾居民的思想工作,做好避难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受灾居民的安全生活。

7、物资保障组职责:灾害应急处置的经费需求。根据抢险 救灾工作的具体需要,编制经费预算,落实所需经费,并确保 及时合理使用于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各项工作。统一协 调调用应急救灾物资,按照“合理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的供需。

    8、医疗救护组职责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救助、安抚,排除现场各种险情,组织抢修、控制和稳定事故现场,妥善安置受灾人员。


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

(一)灾后救助。根据灾情,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并申 请给予救灾资金和物资支持。发挥新闻媒体的媒介宣传作用, 宣传救灾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迹,促进互助互救,保持灾区社会 稳定。指导和帮助灾民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

失。

(二)灾后恢复重建。灾情稳定后,对因灾害造成的民房、 水利、道路等公益公共设施的毁坏,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勘察,  制定灾民建房及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方案,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帮助恢复重建。

解读人:黄晨男

联系方式:18322931657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