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执行公开>发展规划

关于万载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书面)

访问量:

关联稿件:

――2013 年元月17 日在万载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万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 华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万载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 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实施“推进一城三园建设,打造四县五区”战略,紧紧围绕“决战两区、主攻两重,确保两翻番”工作部署,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城乡建设,着力改善社会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总量稳中有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实现9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2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0.51亿元,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8亿元,增长27.4%;第三产业增加值 22.47 亿元,增长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8194元,比上年增加4573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7:62.9:23.4。
三大需求齐头并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3亿元,增长37.9 %,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8亿元,增长38%;消费市场继续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增长20.5%;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外贸出口完成1.75亿美元,增长20.7%。
三大收入同步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4.2亿元,增长  4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增长42.7%;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由2011年的14.1%提高到14.8%;企业效益持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8.43 亿元,增长23.73%;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457元,增长5.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377 元,增长12.4%。金融形势平稳,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0.3亿元,增长2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额58.9亿元,增长25.3%;各项贷款余额35.2亿元,增长25%,金融对县域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 二)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村基础继续夯实。
农业生产确保基本稳定,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8.46万亩,总产28.05万吨,平均亩产409.7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0.96%、0.5%、0.51%;生猪存栏25.61万头,同比增长2.6 %,生猪出栏41.23 万头,同比增长1.79%;全县畜牧业总产值9.65亿元,同比下降5.76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3.65万亩,水产品产量1.73万吨,水产业产值2.26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实效,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了2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罗城圩堤黎明段防洪工程、6个乡镇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锦泰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黄潭集中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2.2亿元,解决2.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0.9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8万亩。完成县、乡道升级公路改造54.4公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新农村建设点92个,涉及人口12656人。在完成“三清”工作基础上,“六改”工作全面推进,完成202个自然村3048户改水、改厕任务。林业生产成绩显著,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封山育林6000亩,均超额完成任务。
(三)工业经济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
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83.2亿元,增长19.3 %;全县工业增加值49.6亿元,增长19.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产销率为97.9%。跑项争资工作成效显著,争取上级无偿扶助资金3.2亿元,共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69个,其中亿元项目14个;全县签约资金为129.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16亿元;有12个重大项目列入全省战略型新兴产业和重大项目调度会,争取项目用地指标5141亩。园区产业承接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次性完成征地8000亩,完成开发5000亩,园区规模突破10平方公里。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取得新成效,正式签约企业123家,企业厂房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46.2%,完成税收2.3亿元,同比增长120.9%。花炮产业发展形势喜人,鸿鑫礼花建成投产,李渡烟花成功落户,鑫达花炮、荣声烟花建设有序进行,全国最大的花炮物流企业开工建设,花炮燃放国际赛事中心、天禧商贸物流中心及花炮成品市场建设全面启动,产业产能不断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产值达到60.2亿元,同比增长25%;税收达到3.5亿元,同比增长66.7%。同时,橡胶化工、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和循环经济产业不断做大,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有较大增加。
(四)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5亿元,增长 20.5 %。旅游业以推进“宜居宜游魅力区”品牌建设为抓手,完成了仙源红色旅游、九龙风光游的3A景区创建,积极推进香阁里拉、豪廷两个宾馆的三星创建工作,成功注册了 “万载康乐”、“竹山洞”商品商标,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95.7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30.6%,旅游总收入15.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8%。货运产业稳步发展。共成立了货运公司25家,公司总数达88家;新上户货车3881辆、45168吨,货运车辆由去年的4633辆、46380吨增加为7160辆,73052个吨位。城乡市场持续繁荣,居民消费不断升温,家电下乡补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足额发放,有效促进了农村消费。信息、保险等服务业发展迅速。
(五)城乡建设全面加强,生态创建成效明显
城镇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1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达41.5%,比2011年度增加1.5个百分点。一是抓好规划编制,推进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按照宜万都市区北翼中心的定位,重点编制了南部新城11.56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高标准编制了我县南部新城行政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大了南部新城迎宾大道、龙湖公园、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九大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行政中心核心区综合档案馆、环保大楼、交警指挥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老城区主要道路路面修复工程全面竣工,路网建设全面拉开,城区污水网管铺设加快进行,天然气主要管网铺设和田下古城保护工程已经启动。建制镇集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集镇面积有较大扩张。实施了黄茅、株潭、潭埠等五个乡镇的城镇供水扩建工程,三兴、双桥、罗城等集镇建设有可喜的变化。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取得成效。积极极做好国家和省级、市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得到巩固,11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高村、茭湖获评“国家生态环境优美乡镇”。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强力推进, 加强了水源保护,境内锦江河水质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加强了减排调控,完成减排化学需氧量477吨,氨氮47.5吨,二氧化硫120吨。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3.22%。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20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347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056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8419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万人 ;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900人。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强力推进保障安居工程。和谐佳园一期建设廉租房876套,棚改房288套全部竣工验收。和谐佳园二期建设廉租房300套,棚改房557套,公租房816套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龙湖佳园棚改房53套,公租房935套,迎宾大道安置房600套,已正式开工建设。移民搬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31人移民搬迁任务全部完成。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显著。高考成绩保持稳定,全县二本以上上线人数862人。职业教育彰显特色,长短结合办学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善。全力推进和实施县一小、县三小、县三中、县四中增容扩建和县二小、县直机关幼儿园、外国语学校的新建及有关乡镇农村中小学学校改造。新建校舍2.4万平方米,城区大班额问题进一步缓解。医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17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广大群众在就医就诊上得到了实惠。“光明微笑工程”和两病免费救治工作已形成常态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全县共有参合农民407675人,参合率达95.06%。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黄茅、岭东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卫生监督所和县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已启动。文化事业登上新台阶,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县湘鄂赣革命纪念馆被批准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明显,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7.4 ‰。科技创新、体育、妇女儿童、广播电影电视、史志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总的来看,2012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应看到,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我县的增长仍然是在小基数上的增长,经济总量偏小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变。三是制约产业基地成长的人才、土地、资金等瓶颈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贷款融资、通过其他渠道争取更多建设用地指标还亟需加强。四是农民增收压力依然较大,农民增收的“造血”机能仍然偏弱。这些困难和问题,在新的一年甚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13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攻坚之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建设幸福万载”主题,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难中取胜”主基调,全力主攻“两战场”,抓实“三产业”,推进“四化”,实现“四翻番”,统筹协调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 生产总值 115亿元,增长12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3%;
    第二产业增加值71.3亿元,增长17 %;
    第三产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10 %。
―― 财政总收入 18亿元,增长27%;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18%;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2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增长1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亿元,增长20%;
―― 农民人均纯收入7140 元,增长12%;
―― 实际利用外资 4000 万美元以上,增长10 %以上;
―― 外贸出口1.95万美元,增长10%;
――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
――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 节能减排指标达到省市目标要求。
三、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建设,增创农业新优势
加大统筹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
一是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全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继续实施农村出行条件的改善工程,完成农村公路“通自然村项目”60.7公里和“乡道升级及农村客运网络化连通工程”25.1公里建设任务。
二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严格耕地保护,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3000亩,争取低丘陵缓坡综合开发100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7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中有升。加快万载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有机产业发展功能区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标准生产的思路,形成有机水稻、百合、草莓、木姜、小葱、紫珍山药、毛豆、西兰花、瓜果等产业产品种植园区,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产业效益高效化目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核心,培育专业合作社、生产营销专业大户,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三是继续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任务2.11万亩。突出通道绿化提升水平和森林城乡创建重点,主攻油茶、毛竹林低改、苗木花卉特色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四是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按照“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大力开展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栏、改环境,普及沼气、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电话和宽带网“六改四普及”工作,不断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健全村民议事、文化活动、医疗卫生、警务调解、农资超市、便民服务、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注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多渠道、多举措为农村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园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腾飞,必须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全年确保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税收完成3亿元。全面完成园区五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十路”工程和随路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以及水、电、讯配套设施安装,启动锦江大桥建设,继续推进锦江大道以东土方工程,力争新开发面积2000亩;启动园区一期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时加快园区医院、宾招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逐渐打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新型工业园区。二是狠抓重点项目落地建设。重点抓好绿色照明产业落地建设,力争产业基地成型。继续加大对绿色照明上下游产业的引进力度,加快成品、配件市场建设,着力打造省级特色产业。三是强化达产达标。大力助推企业上市、科技创新、品牌创建工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跟踪帮扶入园重点项目,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建设、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融资贷款、招工用工、证照办理等方面给予倾斜。做优总部经济,重点瞄准增加地方收入的项目做大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花炮生产能力,完成花炮产值80亿元以上,税收5亿元以上。
(三)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增强消费拉动能力
全力打好旅游产业升级战,形成建设“康乐养生之都●品质生活之城”的强大动力,实现我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实现接待游客238.86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收入 19.16亿元,同比增长26%。做好全县旅游总规修编,仙源红色旅游规划、文化保护规划和村镇规划融为一体的修编工作。做好竹山洞景区延伸提升工作。继续组织实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大力开展“农超对接”和商品配送中心的建设,降低商品流通成本。配合做好家电下乡政策完后的后续工作。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的规范管理,实施乡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口岸部门的联系力度,提速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万载县公路口岸作业区的建设。争取明年口岸作业区办公楼、烟花爆竹仓库等各项工程设施全面竣工运营。加紧协调九江港烟花爆竹水运码头尽早开通。
(四)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强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是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夯实发展基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继续加大招商选资工作力度,加大烟花爆竹、有机农业、照明灯饰、橡胶化工、机械电子、休闲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引资力度,努力引入一批旗舰型企业、重大高端项目。坚持引进外资和引进内资相结合,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扩大引资规模与提高引资质量相结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突出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万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协调工作,做好南昌―万载―上栗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及时掌握投资动态,积极筛选、组织符合国家要求的项目,组织申报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继续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力度;加强对国债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完善项目包装的工作机制。形成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联系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搞好协调。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努力争取银行增加信贷投入,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加快扶持优势企业上市。
(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环境保护治理
按照“建设城南、对接城东、保护(开发)城西、控制城北、完善城中”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调整城市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力推进龙湖公园、南部新城路网等城市建设项目。实施南部新城路网“五纵六横”工程建设。实施县城南部新城行政中心区的建设。初步完成龙湖公园建设。实施县城田下古城保护性开发建设。全面完成全县9个建制镇的规划修编,稳步推进其余乡的规划修编的工作,确保集镇建设有规划可依。高标准完成省定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规划编制并指导实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及乡镇集镇清洁工程。抓好三兴朝霞路、潭埠商贸中心、株潭步行街、双桥水嘉湾等集镇建设项目的建设监管,同时抓好其他各乡镇集镇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切实解决一批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污染隐患,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进一步改善我县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以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开展森林县城的创建。
(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服务体系,以创业促就业。支持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人员就业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供养标准。深入推进新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继续推进廉租住房、限价商品房建设,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解决城区“大班额”和入学难问题;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健全公共卫生、疾病防治体系;加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严肃查处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价格违法行为。正确引导舆论和价格预期。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
各位代表,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附表:
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指标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2012 年完成数
2013 年工作目标
目标
完成数
增长%
目标
增长%
一、生产总值
亿元
96
96.2
13.1
115
12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13.21
13.22
2.8
13.8
3
    第二产业
亿元
60.47
60.51
17.1
71.3
17
    第三产业
亿元
22.32
22.47
8
29.9
10
    三次产业比重


13.7 U62.9U23.4
12 U62U26
    人均生产总值
18103
18194
33.6
21572
18.6
二、财政总收入
亿元
13.7
14.2
40.8
18
27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7.8
8.5
42.7
10
18
   财政总收入占GDP的
%
14.3
14.8
0.7
15.7
0.9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87
88.3
37.9
110
25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3.4
23.5
20.5
27
15
五、出口总额
万美元
15400
17500
20.7
19500
10
   实际利用境外投资总额
万美元
3600
3629
20.9
4000
10
   实际引进县外工业资金
亿元
35
40.6
62.4
42
3.4
六、工业总产值
亿元
180
183.2
19.3
218
18
   工业增加值
亿元
50
49.6
19.5
59
16.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35.6
35.8
27.4
42.5
20
七、工业园区实现税金
万元
20000
23000
120.9
30000
30.4
   工业园区从业人员
32000
25000
3.2
30000
20
八、城镇化率
%
41
41.5
1.5
43.5
2
九、农民人均纯收入
6400
6377
12.4
7140
12
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83.1
83.2
1.11
83.8
0.6
十一、年末人口
530300
531116

535099

   人口自然增长率
7.5
7.4
-0.2
7.5

十二、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3.22
-0.1
4.5

注: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年末人口按公安户籍统计提供,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计生委统计提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