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宜春天卓新材料万载锂冶炼剩余物综合利用项目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5月12日-2024年5月16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0795-7102751(环评股)
通讯地址:万载县迎宾大道(336100)
项目名称 |
宜春天卓新材料万载锂冶炼剩余物综合利用项目 |
建设地点 |
万载县三兴镇石蛇村三组168号(万载永益厂区) |
建设单位 |
宜春天卓新材料有限公司 |
环评机构 |
江西兴晟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
建设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石蛇村三组168号(万载永益厂区),租赁永益锂业有限公司厂房现有原矿仓库及真空脱水车间,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4°31′43.78112″,北纬28°11′54.18404″,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环保投资222万元,环保投资占比11.1%,总用地面积约15000m2。新建含锂液储罐区储运工程,废气、噪声和固废等环保工程。项目原料为天卓总厂区碳酸锂生产产生的且须鉴定为一般工业固废的锂冶炼剩余物。项目设置两条生产线,一条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后搅洗,一条采用球磨搅洗,主要流程为:投料输送、筛分、破碎/球磨、搅洗、浸出、压滤、洗涤。年综合利用700000吨锂冶炼剩余物,产生锂冶炼剩余物672569.27t/a,含锂液195213t/a。水洗出的含锂液返回天卓总厂区依托天卓公司年产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生产线进行提锂,水洗后的锂冶炼剩余物运回天卓暂存,再统一开展属性鉴定,本项目仅处理天卓总厂区的锂冶炼剩余物,不接收其他单位锂冶炼剩余物。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废气中污染物的类别和性质,采用相应的成熟可行工艺处理。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处理效率、排气口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应的管理要求,确保废气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采取可行措施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堆场扬尘、筛分粉尘、破碎粉尘、投料粉尘、皮带输送粉尘、运输扬尘。筛分粉尘、破碎粉尘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经一根15米高排气筒DA001排放,污染物排放浓度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标准限值;堆场扬尘、投料粉尘、皮带输送粉尘、运输扬尘无组织排放,排放浓度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一水多用”原则。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车辆冲洗水、工艺回用水、仓库渗滤液和初期雨水。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至厂区前侧水塘下游无名小溪最终汇入锦江;车辆冲洗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工艺回用水循环至含锂溶液中,不外排;仓库渗滤液直接回用于生产工序,不外排;初期雨水经处置后排污回用于搅洗工序,不外排。雨水配套建设除氟除铊设施,雨水排放口配套在线监测设备。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减震、隔声、吸声、消声措施,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场区绿化,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四)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和污染防治。应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各类固体废物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项目营运期固废主要为水洗后的锂冶炼剩余物、废滤布、废布袋、布袋收尘灰、车辆冲洗平台沉淀池污泥、废机油、废机油桶、废滤膜、废劳保用品和生活垃圾。废机油、废机油桶、废劳保用品、废滤膜和初期雨水池污泥为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危废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水洗后的锂冶炼剩余物运回天卓总厂开展属性鉴别,经鉴定为一般固废的进入消纳场;废滤布、废布袋为一般固体废物,交由供应商回收处置;布袋收尘灰为一般固体废物,回用于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项目营运期一般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 (五)环境风险防范要求。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认真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环境应急设施和装备。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必须立即启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控制并削减对外环境的污染影响。 (六)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和维护,降低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七)严格落实防护距离要求。本项目环境防护距离应满足《报告表》提出的要求,严格控制好本项目周边规划,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及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 (八)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 (九)排污口规范化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立标识牌,项目废气排放设施必须满足相应标准和《报告表》的要求。 |
附件: